(老九门同人)归途_作者:五零弦(56)

2018-03-05 五零弦

  齐建民把“关”字补充完整:“这世上不只黑尸棺一个阴阳阵。”他放下毛笔,揉了揉齐铁嘴的头,“可是,不管有几个棺阵,我这次都必须走了,阴阳有序,我身为魂魄,合该存在于我该存在的地方。”

  齐铁嘴抓住齐建民的衣角,就像小的时候、每次他父亲告诉他自己要出远门时候的情景一样。他知道,父亲一出去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年都不曾回家。他也知道,他父亲做的是大事,可他也需要父亲,一个将他托在膝盖上坐飞机的父亲,一个把他圈在怀里认甲骨文的父亲。

  可这种年月越来越少,直到最后,他眼见着父亲被熊熊大火吞噬。

  齐建民抓住齐铁嘴的手:“儿子,生死有命,咱们算命的人,早该看透了。”然后他拿起遥控器,将电视关上,“今后,也看看电视剧,电视上有很多热闹的节目,不必总看焦点访谈。”

  他说完,又揉了揉齐铁嘴的头发,转身走向门口。

  冷风不知从哪个方向钻进了客厅里面,齐铁嘴一个激灵,从梦中惊醒。

  “父亲!”

  他抓了个虚空,方知自己原来不过是做了个梦。

  张泉灵沉稳的面孔显示在电视屏幕上,他提起笔,将关字补全。然后他关上电视——因为他知道,即便他一遍又一遍地看焦点访谈,他父亲也不会如幼时所说——“把这些看完我就回来了”。

  回锋收笔,他抱着紫砂壶,悠悠斜斜地从客厅上楼,嘴里哼哼着首昆曲——“漫漫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又是一阵不知从何处而来的风,掀动桌上放置的齐门算,只见那页上写着——阴阳镜,一面照生人,一面映死者。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卷结束啦~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第 30 章

  从晴川阁下去,就是晴川码头。如今陆路四通八达,轮渡逐渐从武汉人民的生活中淡去,但作为武汉这座水城最早兴盛的交通工具,轮渡仍是当地人过江的重要方式,和最受外地游客欢迎的观赏游乐项目之一。只用一块五角钱,就能从晴川码头坐到黄鹤楼,体会一把地道的武汉味。

  天还没亮,6点钟,第一班轮渡启程。大闸板一放下,立即有推着电动车和自行车的人匆匆忙忙地向前走。因时间太早,人不多,偶尔也能听到些外地人口音。

  上了船,当地人把车子停在一层,为数不多赶早看长江景色的游客们因不怕占不到观景的好位置,都悠悠地上到二楼甲板,丝毫没有白天和晚上的游客的着急。

  于曼丽没有随游人一起上二楼,而是在一楼一个靠窗户的临时凳子上坐下。刚坐稳了,就听到楼上一个人用武汉话喊道——“走咧!”却听出来是个外地人,学个当地艄公的样子。

  船已开了。

  此时天仍旧灰蒙蒙的,江两岸有星点灯火,游客们兴奋地对当地人早已麻痹的长江美景发出赞叹,沉醉于孤帆远影和滚滚水流之中。

  一层的船舱安静许多,还有位大叔在电动车旁靠着打盹。于曼丽已把大行囊包先行暂寄在解九爷在武汉的茶社内,现在只背个不大的运动背包。她将背包放在膝盖上,先看了一眼窗外,随后若无其事地环顾了一眼四周,却已将整个船舱的布置构造收归眼底——通往下面楼梯处站了两个工作人员,旁边的门上贴了一张纸,上书“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于曼丽耳朵尖,听见其中一个工作人员对另一个低声道:“过点细撒,今天四爷格外交代过的,一点乱子都出不得。”

  另一个说:“到底什么事啊?怎么每年今天都如临大敌似的。”

  头一个说:“不该你管的事少打听,皮爷能把你的皮扒了。”

  另一个赶紧闭了嘴。

  于曼丽听完,暗暗想了一会,从书包里掏出一个钱包,看准了脚下有个没来得及堵上的洞,手一抖,钱包正好从洞里掉下去。

  于曼丽连忙大惊小怪道:“哎呀,这可怎么办,我的钱包掉下去了。”

  本来安静的一层听到于曼丽的这声惊呼,纷纷看过来,连靠着板子打盹的大叔也差点栽到。

  于曼丽把背包放在凳子上,急匆匆跑过来到下到舱底的门口旁:“小哥,能让我下去捡下钱包吗?我证件全在里面了,要是丢了我就什么都干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