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门同人)归途_作者:五零弦(8)

2018-03-05 五零弦

  ☆、第五章

  转过两个路口,小帅哥噼里啪啦地说了半天,见于曼丽还是无动于衷,他抓了抓后脑勺:“难不成真是个聋子?”然后举着相机,对着于曼丽“咔”地拍了一张照片,小声嘀咕,“身残志坚,非常感人,可以留作纪念。”

  于曼丽:“……”呵呵,呵呵呵……

  又走了大约不到半小时,差不多要出寨子的地方,于曼丽看到一片荒草之中隐着一口废井。再走近一点观察,发现这口废井约有一米来宽,仅容一人进入。与此同时,离井口越近,罗盘上天池里的磁针震动得就越激烈。

  于曼丽知道,这是到地方了。她从背包里拿出探测灯,戴在头顶,然后将绳索一圈圈系在腰上。绳索上共有5根银钉:两端各一根,一端用来固定腰部,一端则用来把绳子固定在墓穴外头;中间共有三根银钉,位置可以移动,供下墓者调节绳索长短。而能楔开银钉的唯一工具,就是金钉。所以下墓之人,根本不用担心外面有人捣乱,除非是手握金钉的仇家。

  因此为防不测,金钉的设计经过不断发展,便更加巧妙:一头是浮雕的五瓣梅花,另一头则从尖利的钉脚处向上延伸出五根锋利尖细的倒钩,怀抱钉脚,就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梅花。而这才是金钉被称为梅花钉的真正原因。

  于曼丽顺着井周围寻了一处土质结实的地方,将银钉楔进地里。然后拉了拉绳索,觉得结实了,便背朝井口站在井沿上,微弯双腿,形成一个坐姿,倒着从井口慢慢进入井内。三根银钉相互盘错,就像登山用的绳扣。

  下到一半的时候,于曼丽听到一声很清远和清脆的滴水声。她连忙紧了紧绳子,确定只有这个位置才能听到声响,便掏出蜡烛,将其点燃。

  然而蜡烛刚冒出一点光亮,就看到一张血红的脸赫然出现在头顶探照灯出射的白色光圈内。

  于曼丽抬手就将蜡烛稳准狠地掷向猛地张开的血口,那张脸一遇到火,迅速像一张燃着的符纸一样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蜡烛稳稳落地,照亮了井下半中腰挖的一段地道。

  借着烛光,于曼丽看见,这通道口差不多有半人高,但再往里面就很黑,看不清虚实,只能等进去之后小心探查。于曼丽在心中稍稍计算了一下,然后轻轻荡开绳索,在碰到井壁的一瞬间,双手攀住井壁、两脚蹬在地道上,然后用金钉启开叩住腰间的银钉。身体感觉猛地一松,她双腿一弯,屈身钻进洞里。

  绳索在空荡的井里惯性地荡了荡,银钉撞在井壁上,如鸣佩环。等绳子垂在井里不动,于曼丽伸手扯过绳索,从上面解下一根银钉——这是她的习惯,金钉银钉,绝不分离。

  于曼丽不敢起身,头上的探照灯在这种密闭和崎岖的环境中,所能提供的视野范围是非常狭窄和促短的,有些地方还带着点反光,让人看不清光圈里的东西。

  于曼丽绷紧了神经,就势在地上爬着往前走。反正只有一条路,大不了退回去。

  但爬了一个来时辰,仍然找不到任何有墓穴的迹象。白天在茶寨里转向的感觉此时铺天盖地席卷而来,黑暗的地下通道里,分不清方向的恐惧又被放大了一倍。

  于曼丽只得停下来,倚靠在地道的墙壁上暂缓休息。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条地道内似乎没有修什么机关暗器,起码在这一个时辰里面没有。只是路上偶尔会碰到几根白骨。于曼丽猜想,这大概是一些失去信心的盗墓贼,在蜿蜒崎岖的地道中迷了方向,最终困死在了地下。

  这在她探过的为数不多的墓里,绝不少见。

  歇了一会,准备继续走,于曼丽的手却碰到一根断了的骨头,折断处刻着一个倒挂的船锚,关键是,骨头旁边的地上还刻着一个梅花!

  于曼丽的脑袋中顿时“嗡”的一声:这梅花,是她刚才亲手刻的。

  于曼丽喘了几个粗气:她之前一直以为这条通道只有一条道路,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地下迷宫。结合通道门口的血脸,这应该是一个上八卦阵,而这个阵最厉害之处在于,引你进来,引你一直朝前走,明明一个分岔路口都没有看到,最终却只能误入歧途。

  于曼丽握住手中的金钉:是继续向前走,还是想办法找路出去?

  ——

  齐铁嘴在寨子看人下棋,太阳打头,壶里的茶也喝完了,围观群众们三三两两散去,下棋的两个老头也被家里催着回去吃饭。齐铁嘴伸了伸懒腰,向大爷挥手:“王大爷,张大爷,我先回去了。”张大爷眼看就要被一招马后炮给灭了,听见叫,忙站起身:“改天再来,改天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