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黛玉有叔叔_作者:我来就山的(118)

2018-03-05 我来就山的

  看着儿子活泼可爱的样子,想到婶婶爱恨交加的眼神,林黛玉只觉得好笑。不过弟弟要来了,她也是高兴的,“圆圆,你舅舅就要来了呢,到时候让他给你背诗,你舅舅背诗可厉害了。说不定听多了,便能移了这爱舞刀弄枪的兴趣爱好呢。”儿子多动,更喜欢刀枪之类的小玩具,这也是叫林黛玉头疼的一点。

  当然了,孩子还小,现在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再过个把月,圆圆的周岁宴要来了,林沐的意思是要办一个盛大的抓周仪式,让圆圆小朋友有一个难忘的回忆。好吧,林黛玉承认,在知道叔叔如此重视自己的儿子时,心里头是高兴的,可这个借口还真是牵强,孩子这般小,哪里会记得呢。

  为此,她心里头一直嘀咕叔叔越来越不靠谱了。为着这件事,林黛玉已经抓紧让人准备东西,除了刀剑书本之外,更多的物件还是需要亲近的人准备,勉强算是个好意头吧。

  还不等林黛玉跟圆圆啰嗦更多,那边杜若已经派人来催了。今日他们要一块儿出去,趁着秋日将尽,带着孩子出去逛逛。

  林沐打算了很久,却败给了红袖,再加上前段时间圆圆生病,也是折腾得够呛。

  正好赶上林黛玉夫妻到来,而林沐在江淮的公务基本上理清楚,能够抽出时间来陪着嫁人出去玩玩。其实当官,林沐还是没什么经验的,只不过他身边能人多,而林沐自己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于是,一路顺利地走了过来。

  他来到江淮之后,因着自己身份高,能做的不过是运筹帷幄。在衙门里,除了提拔起来能用的干吏外,还额外选拔了不少当地的富家子弟,作为外编人员进入公务员的这个队伍当中。哪怕没有正式的任职,可是却能够让这些人学习历练,许多大户人家感念林沐,他推行的政策也愿意维护执行,倒也是两厢合宜。

  当然,除了盐务、船务有革新外,其他方面还是照旧。林沐对船务方面的把控力度大,而且他手握着几个大船厂,说话的分量重,革新很容易。而盐务却是朝廷在改革,他不过是上令下行,也无可置疑。

  到了江淮之后,林沐鼓励耕织,给农民们争取了不少好处,除了赋税少了,还有许多公告设施的建设需要用到他们,所得到的工钱也足够勤劳的农民们存下一笔了。

  商业方面,他没什么经验,在幕僚的建议下,召集商会,根据这些人的建议,给行商的人建立了不少规则。因着规则是大家定下来的,执行也不是特别难,这规则的建立好处还是很显见的,一则规范这些人的行为,二则是保护商人的权益,让这个群体得以健康发展,三嘛,也让朝廷对商业活动有了更好的把控,方向性的问题不出错,自然就能好好发展了。

  至此,各行各业繁荣发展。

  更重要的还有一点,那就是老天爷赏脸。因着风调雨顺,小范围的灾害在他们的把握当中,经过了几个月的勤劳耕作,第一个丰收佳节过去之后,大家的粮仓都是满满的。林沐先前还带着人去巡视各地丰收的场景,深怕有酷吏趁着丰收对农民施压,去的次数多了,大家也都知道他的秉性,不少人对这位巡抚赞不绝口。

  等上了马车后,林黛玉才算是松了口气,“你说圆圆这家伙怎么如此难带,若是下一个孩儿还跟他一样,我怕是应付不过来了。”她跟杜若状似无奈地说道。

  其实也不是圆圆难带,而是新手夫妻难做。他们回来之后,跟圆圆也亲香了好久,只可惜,没一会儿又开始头疼。虽然有了一个小乐园,可圆圆在里头待不到半个时辰就会闹,总不能每日带他到处玩吧。

  为着这事儿,林黛玉还特意在圆圆身边安置了三个力气大的丫鬟,就怕一个抱不过来。

  “叔叔说过了,要让孩子自己多些走路,总不能日日抱着他。”杜若倒是喜欢自己的大胖儿子,更何况,他跟圆圆在一起的时间短,每日见到的可都是他最可爱的时候呢。

  林黛玉点了点头,她明白叔叔所说的道理,也请教过牛般,知道怎样对孩子最好。但是一想到自己从前三岁前都是在乳母的怀里过的,表哥宝玉更甚,五岁前脚都没着过地,而自己的儿子,小小年纪就要开始历练,感伤颇多。

  不过反过来一想,这样对孩子或许更好,日后成才也快吧。

  “你说他是不是有点像叔叔?!”林黛玉看着那双与自己极其相似的眼睛,忍不住问道。杜若的眼与林黛玉的还是有区别的,两人综合之后,反倒衬得孩子像他叔叔多一些。林黛玉都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悲伤了,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也不是一直养在叔叔身边,怎的越长越像他,更甚者,性子也越来越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