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黛玉有叔叔_作者:我来就山的(59)

2018-03-05 我来就山的

  这些东西他当然不会轻而易举地就给送出去,微微指点了两人几句,给他们改了改时文。之后便拿乔自己有事儿,让林黛玉将他们带下去,径直离开了。时人交往,大多数是以文会友,这不,才刚刚脱离林沐的视线范围,许昌敏便发话说想去林岤的书房看看,说是自己带来了拙作,想给林岤看看,顺带交流一番。

  既然叔叔撂挑子不管了,林黛玉作为半个主人家,自然不好推诿,只得将人带到林沐书房的隔壁。这个小书房是前段时间才设下的,放置了不少东西,除去账本之类的,也就剩下她平日里看的书籍。当然,还有几篇练手的文章,正好能拿来互相讨教。

  这可是她按照叔叔的指导,看了许多文章之后,结合自己的理解,融会贯通后写出来的东西。林黛玉自己觉得,比之前的酸诗少了许多脂粉气,也没有那若有若无的一丝丝悲意,更通透了。叔叔点评过,说是除了通透灵巧之外,还多了几分匠心独运。像是水到渠成,读万卷书,下笔如有神。

  这也算是林黛玉自己的得意之作。

  且不说两人都是书院学生中的佼佼者,在看到林黛玉的字迹时,许昌敏本想嘲弄一番,却被内容吸引,深入解读后,便忘却了字迹这东西,被内容吸引住了。跟时下流行的文章不同,林黛玉下笔,巧设蹊径,更引人入目。

  有些入神地看着手头上的文章,好不容易回过神,许昌敏看了看眼前这稚嫩的脸,惊觉,天分这东西果然是不看年龄的,这灵气,比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呢。他在心中暗暗感慨,只怕爷爷这么多的学生当中,也就好兄弟徐衍之能与之一较高下。

  不过许昌敏也没有大惊小怪,这做文章,除了这种灵透的,跟重要的还是要与时俱进,符合大众的口味。针砭时事,借古通今,才是学子所为。这科举考试的内容,可不仅仅是这文章的华丽程度呢。

  “林兄弟大才,是在下狂妄了!”许昌敏给林黛玉行了礼,表示歉意。

  而徐衍之却皱着眉头看着另一篇文章,拿着纸便问道:“这‘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是出自《论语》中的《里仁》,林兄的论证中,这个例子显然是不恰当的……”他噼里啪啦开始讲着自己的看法,滔滔不绝,一时之间,屋里头三人都被他镇住。

  其实倒不是他故意显摆,而是发自内心地想要跟这位同志之士讨论这个引经据典的手法而已。

  许昌敏在他开口后,忍不住抚额,自家好兄弟这个书呆子噢,真是没救了!

  好在林黛玉并没有介意,她心思通透,看得出徐衍之只是纯粹地想要跟自己讨论而已,便沉下心思,跟他聊了起来。林峘听着姐姐与徐衍之一来一往,毫不逊色,小眼睛里满满都是崇拜。

  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这样轻飘飘地过去了。

  等出了林家大门,许昌敏才跟徐衍之感慨道:“看来还是我爷爷的话有道理,这林家人当真不简单。要说怎么能被皇帝陛下亲封为鹰王呢,的确有几把刷子。听说这位表公子来了林家也没多久,也就是说经过他这么微微一调教,就大不相同了呢!”越说越羡慕,他也好想有个人像醍醐灌顶一般把自己点醒。

  徐衍之对于好友时常发疯的属性了解很透彻,没搭理他,径直往前走。天色已晚,他得赶紧往家里赶,否则这夜路可不好走。

  “诶,衍之,你等等我!”回过神许昌敏才看到,好兄弟已经走远,赶紧又跟了过去。边走,还边抱怨:“你说你,一说话就滔滔不绝,刚刚要不是林峘点醒你,只怕你得待到日落西山去。衍之,你说你这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

  徐衍之埋头赶路,只当许昌敏的话如耳边风,吹吹就算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两个访客的林黛玉却是松了口气,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如同被先生检阅的感觉了,这位徐兄真是了不得。尽管从小就饱读诗书,但是有段时间,她的确并没有将全副身心投入书本当中,很多知识已经忘却。回到林家这一年来,她潜心读书,在先生的教导下,在叔叔的点拨下,算是重拾了往日的基础。只是要跟那些个长年累月进学,一心为出人头地努力的莘莘学子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不过这并没有打击林黛玉的积极性,反倒是激起了她的兴致,难得的,回了屋子,卸了妆后,便拿起书开始研读。许多刚刚跟徐衍之讨论过的地方,再加之融入了部分自己的理解,竟然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