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影视同人)七十年代情满四合院之专挖女主墙角_作者:被遗忘的腐烂(30)

  “你那些货都是这个质量?”竿儿哥又尝了白糖、红糖和大米,的确比现在市场上的好,起码高两个层次。

  “都是特需的。”农场出产,绝对卖相好,有机绿色,无污染。

  “你有多少?怎么换?多了我可吃不下。”

  孔庆霏也没想一次出太多:“粮食各200斤,糖各30斤。”报价道:“全国粮票的价是精米0.2元/斤,精面0.25元/斤,精红糖1.1元/斤,雪白糖1.0元/斤。”

  “全国粮票我也不多。”全国粮票也是紧俏货。

  孔庆霏想了想,她这次跟父亲的朋友也只是试探性联系,大多数都不好直接邮东西,等对方回了信,她农场里的东西应该足够应付,缺什么直接补什么就是。

  心中核算了一下这次需要的粮票数量,其实也并不多:“我不全要粮票,150斤全国粗粮粮票,我给你换100斤精米,50斤全国细粮粮票,我给你换50斤精面,剩下的你给我钱。”又报出钱的价格:“精米0.25元/斤,精面0.3元/斤,精红糖1.2元/斤,雪白糖1.1元/斤,本地票、卷、钱换。”一拎手里的兜子:“我手里这些送你了,这价格你随便一倒手至少能赚两成,你把钱票准备好,我就带你拿货。”

  竿儿哥点头,只这些的话,他没问题:“行,我全要了,你等着。”

  不大功夫,竿儿哥就骑着个带斗的小三轮车过来了:“走吧。”

  “钱呢?”孔庆霏问道。

  竿儿哥把钱、卷、票掏出来。

  孔庆霏不客气地伸手:“我先点点,验验真假。”

  竿儿哥痛快地把钱递给孔庆霏。

  孔庆霏一张一张地看完点好,从兜里掏出一条手绢把钱、卷、票包上,递还给竿儿哥。

  竿儿哥也不在意,把手绢包放进上衣兜,还特意露出来四分之一。

  孔庆霏领着竿儿哥来到她准备好的地方,借着破草席子的遮挡,把锯末子麻袋收起来,换成装粮食的麻袋。

  竿儿哥也下了车,从车斗里拎出一根铁棍。

  管叉?竿儿哥难道要吃黑?

  看到这传说中的凶器,孔庆霏后退两步,手背到身后,准备一有不对就从农场里拿长把斧头。

  待看到那‘管叉’一侧是空的,肖似洛阳铲时,她才稍稍放下心。

  竿儿哥见孔庆霏后退,也不靠近她,径自打开麻袋,轻轻松松把铁棍一插到底,提起来看看,每袋都插了三四回,确保不是表面光,竿儿哥就把手绢包扔给孔庆霏。

  “走了。”孔庆霏一掂手里的手绢包,往怀里一揣,就头也不回地跑出了胡同。

  竿儿哥看得直摇头,三两下把麻袋放进车斗里,用破布盖上,待看到地上的破草席子和木头,走过去看了看,除了破竟然还算干净,就也都扔道车上,脚下一蹬,也骑车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收藏,养肥了杀,记得收藏呦~

  求评论~求调戏~

  收藏满50,双更~

  ☆、第 14 章

  孔庆霏东拐西拐,走了没人的胡同,穿过人多的地方,见真的没人跟着,心中决定以后出货还找竿儿哥交易,随后便找了个没人的角落屏蔽换装。

  “系统,导个最近的邮局。”她还得去邮局买信封和邮票。

  【请跟随导航。】

  “同志,一捆信封。”孔庆霏道。

  “一捆?”窗口里的小伙子抬头看向孔庆霏,说道:“同志,一捆有100个。”

  “嗯,就要100个。”

  “是给单位买的吧?”小伙子也不等孔庆霏的回答,痛快地从腿边的柜里拎出来一捆没拆的牛皮纸信封。

  看到上面竟然还有图案,孔庆霏来了兴趣:“这信封上还有图啊?还有别的图样的吗?我都买10张。”对小伙子一笑:“麻烦你了同志。”

  “没事,为人民服务嘛。”小伙子也笑笑,然后从各个不同的图样里熟练地点信封。

  “谢谢你啊,同志。”拎着两捆信封,孔庆霏转身去对面的窗口买邮票,和信封相比,邮票更具有时代特色,孔庆霏想起邮票更有收藏价值,就问卖邮票的姑娘:“同志,邮票还有整张的吗?”

  “没有。”窗口里的姑娘瞪着眼睛,冷冰冰地道。

  孔庆霏看着那姑娘刚撕完的邮票,那张下面就是一张整张的,而且看着下面还不止一张整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