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同人)行行重行行_作者:郑阿故(25)

2018-02-25 郑阿故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第一次的时候,梁山伯还有些拘谨,觉得到医舍帮忙会有损姑娘家的清誉,甚至也劝说过祝英台。但是在祝英台的再三保证与请求下,才到了医舍帮忙。又因为兰姑娘告诉他以往的学子也有勤工俭学到医舍帮忙的。梁山伯虽然觉得小蕙让他教苏安来补那二金,但他心里还是不安。到医舍帮忙倒是能缓解一二,到底还是多出了力气,他也问心无愧。

  起初小蕙害死会与他聊一聊苏安的学习进度。因为梁山伯也是学子的缘故,他给苏安的上课时间只能安排在午后,放学后,苏安自己也不忍心让苏大娘干太多的话,总是要回去帮忙,所以两个人相处的时间不到一个时辰。

  梁山伯每每都是夸奖苏安的优点,虽然偶尔也会说些苏安影响学习的小习惯,比如说不舍得拿纸练字之类的。这些话,都是很平实的,也看得出梁山伯是真的在教他。

  但后来,小蕙便不怎么跟梁山伯聊天了,一是因为除却苏安外,两人并无太多话题,而是因为祝英台。

  祝英台总是叽叽呱呱有很多事情可以讲,从书院的时间安排到夫子的上课方式。

  她与梁山伯的熟悉其实挺戏剧性,梁山伯因为束脩的事情被有些人孤立,虽然苏安认真学习的样子偶尔可以开解他,但本质上,梁山伯在书院中还是比较孤僻的,好一点的朋友可能也就是荀巨伯这样不拘小节的人吧。祝英台却是因为她的特殊,让人疑心,不敢轻易与她相交,只是保持个同窗之情罢了。两个孤单的人的相遇,感觉就是命中注定,心心相惜。

  说实话,小蕙并不讨厌,但是有些时候也有些不想忍受,这时她往往寻个借口,或是去喝茶,或是去受草药。但是说实话,她的离开,并没有影响到祝英台,她依旧讲的很开心。

  而一旁的梁山伯,或者是很沉默地一边倾听,一边做自己的事情,或许是很认真地附和几声。

  或许祝英台并不是讲给她听的。

  她端着一杯茶,幽幽想到。余光里是祝英台爽朗的笑,和梁山伯无奈弯起的嘴角。但是,祝英台看着梁山伯的眼睛里有着星星,明亮得扎眼。

  最后一句话,是兰姑娘说的。

  其实有些时候,小蕙都会从心底里觉得,这两个人是绝配。

  “品行状第一是马文才,王蓝田。”祝英台有些气愤地说,“若是单是马文才,那我也认了,人家的确是能文能武,家世也不错。但王蓝田只是空有个太原王家的名号,凭什么当第一。”

  她单纯是为梁山伯不值,她的身份注定了她不能出仕,但梁山伯学识与品行皆在上等,却意外只在下乘。她看着都觉得不甘心。

  梁山伯并不知道祝英台在为他不值,他安慰祝英台说:“山长也说了,这品行状只是激励学子读书的工具罢了,何况贤弟位列前五,也亦不错了。”他的眼睛极为清亮,说明他的话全是心里话,没有半点虚假,也没有半点觉得自己不值。

  “但是,山伯,你就不觉得陈夫子太不公平了吗?”祝英台还是气不过。

  梁山伯宽厚一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梁山伯虽然性子刚直了一些,但对于官场的一些人情世故还是比祝英台清楚,“山伯自知自己身份不够。”虽是这样说,但他没有半分自怨自艾的神色。

  兰姑娘听此,多看了梁山伯几眼:“梁公子这句话在理,英台还是多学学梁公子的宽厚稳重吧。”女孩子家之间本就很容易熟悉,现在兰姑娘已经与祝英台成为了很好的手帕交了。这有揶揄祝英台的机会,她自然没有放过。

  “哪怕我在山伯这里呆三年,也学不会他的好脾气。”祝英台摇摇头,但是满脸都是笑意。

  这两人真是,如果不是知道他们才相识没几天,她都会以为这两人是前辈子认识的。兰姑娘默默地想。远离了两人之间那种融洽的气氛。

  小蕙早就放弃试图掰开梁祝两人的想法,这两人的相处哪里能让别人涉足?但庆幸两个人对于感情都是迟钝的,要不然,彼此之间早已明白了情意,上辈子哪里还有马文才的事情。

  她摇了摇头,忽然听到祝英台怪叫了一声:“我忘了,我今天是来通知你们,那位才名远扬的谢道韫先生要来书院教书了。”

  “你啊,总是忘记这些事。”梁山伯拍拍她的头,祝英台抬头,两人笑得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