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蕙微微收敛了自己的笑意,她看见了马文才朝着这边走来。步履很急,但在看见祝英台的那一瞬间放缓了脚步。
郎有情,妾无意。
她嘴里反复咀嚼着这一句话,但心底丝毫没有涩意。
或许是因为伤心的次数太多了,反而会麻木吧。但是,想起曾经为她买桂花糖的马文才,她还是忍不住从心底泛起一丝甜意来。至少,曾经拥有吧。
祝英台问她,是不是因为马文才对她的爱意不再才会选择离开?
她想了想,还是回答了她这个问题:“就算没有他,我依旧会选择出去。只是,他让进度提前了而已。”
她没留恋,笑着跟两个人说了再见。
至于,马文才,他们之间也不必专程说一句再见了。
祝英台送走小蕙,转身的时候却看见了最近总是待在她身边的马文才。她不由地叹了口气。
她说:“马文才,你到底觉得我哪一点好呢?你之前不是还很喜欢小蕙的吗?”她本以为自己这样说按照马文才的性格早就会生气了。
马文才却依旧摆着一张如沐春风的脸。他说:“英台,我只是来过来散散心。”他想,若是他时时刻刻都是这幅样子,祝英台会喜欢他一点吧。
但他的那锐利的五官,配合着这句话还是让祝英台不怎么放心。
她又叹了一口气:“马文才,我是男子,你也是男子。”她已经顾不上旁边梁山伯惊讶的脸与若有所思的神色了。
马文才这下是真的笑了起来。他说:“祝九,你还需要我来提醒你什么吗?”
祝英台心中一惊,再看马文才就有了一种“果然如此”的眼神。她说:“那有怎样?”
马文才也知道很多时候祝英台是死鸭子嘴硬,但她已经是他心上的一根刺了。深刻且痛。有些时候,他真的觉得自己应该喜欢一个柔软一点的女子,可以包容他的棱角,而不是这样硬碰硬,逼他把棱角磨掉。
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祝英台。他哪里还会想着别人呢?
这是一笔烂账,而他已经不愿去清算了。
反正,这辈子还长,他也不再是那个莽撞的少年郎了。他有时间,也有耐心等祝英台。
但他哪里知道,世上很多事情都不能勉强。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我把前世的马文才写得太烂了。可能是因为我喜欢少年感足一点的马文才吧
有那种特有的青涩的味道。
☆、江山如画(二)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章走日常,可能会比较平淡,主要是把有些剧情给走掉
上网查了一下梁祝的剧情,四十集,我的剧情才走到20集左右,已经有了十万字了
所以我争取再写几万字就完结
可能是我私设太多的缘故吧……
关于寄信的时间差问题,我的设定大概是小蕙是到当地的时候寄,把自己的路线也写进去,祝英台就根据这个寄到她们即将到的地方或者是她们用信鸽什么的,但这种只能寄短的。所以,应该算是两者结合吧。
祝英台在小蕙离去的第四天收到了她的信。小蕙写的都是一路上的见闻,又把一些小女儿家喜欢的花花草草制成一些书签或什么小玩意一同寄过来。
其实倒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山水之间的乐趣不是语言能够描述的。祝英台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不禁心生羡慕。她想,她这么几年来,一直想着要到书院来看看,向世人证明女子也是能比男子优秀的。但是,有些时候,她又分明羡慕小蕙她们这般闲适的生活,有一双开明的父母。
她想着想着,叹了口气。抖抖信纸,无意间抖落了一片花瓣。
说实话,小蕙选的花都很雅致,祝英台自然是十分喜欢的。
她正准备拾起来,却被梁山伯抢了先。
梁山伯依旧带着几分憨厚的笑意,但动作之中却有些紧张。他把花瓣递给她,克制住自己想看信的念头。他轻声问道:“是小蕙姑娘的信吗?”
祝英台没发现这些,她笑着点了点头,献宝似的把小蕙送她的东西摊到梁山伯面前。她语带三分笑意:“小蕙她呀,要去江东那边,采了一路上的花做了些小东西送给我。”其实按照祝英台以前的性子,多半还会解释几句“并不喜欢这些女孩子家的东西”来掩饰自己的身份,但这次她什么都没有说,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梁山伯,看他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