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同人)行行重行行_作者:郑阿故(87)

2018-02-25 郑阿故

  如果是之前,山长或许就同意了。他是文人,满肚子装的都是意气。

  但这一次,小蕙与山母把账都摊开摆在了他的面前。

  虽然之前关了不少铺子,囤了不少粮。但尼山之中,又不是只有这么几个人。还有些佃户也是住在尼山。如果没有任何进项,尼山的粮,并不能支持三个月。

  山长忍不住吹胡子瞪眼了,他说:“让那荀巨伯回去。”

  一副心烦意乱的样子。却让有些紧绷的气氛缓和下来。

  山母与小蕙对视一眼,都明白山长是妥协了。不免都松了一口气,而这又是小蕙表现得最为明显。

  毕竟,前世的尼山,便是因为接收游民,结果遭了内贼,里应外合。

  她只庆幸那时候兰姑娘已经嫁了出去,虽然荀家并不算是什么高门显户,但起码,比起尼山却是有保障得多了。

  她沉思片刻,抬头对山长说道:“还是让姐姐早日嫁人吧。”

  山长一惊,饶是山母也觉得奇怪。

  山长忍不住加重了声音:“你说什么”

  面对有些震怒的山长,小蕙并没有十分慌张,她一字一字说得清清楚楚。她说:“阿父难道觉得,尼山能撑很久吗?阿姐已经有了喜欢的人,更可喜的是他们门当户对,郎才女貌,阿父心底也是不怎么反对的吧?”

  听到最后一句话,山长无意识摩挲了一下自己花白的胡须。点了点头:“荀巨伯这个孩子我自然也觉得是个好的。荀家也不是什么不讲理的人家,也勉强配得上我们尼山。”其实山长说这句话还是不怎么理直气壮的。毕竟这次动荡之后,有不少中等世家或许要重新洗牌了,而尼山也并不能保证自己在朝野上的影响力。

  小蕙对山长的想法心知肚明,她微微一笑:“阿姐也到了年龄,阿父还是早日做些打算。”

  山母也听明白小女儿的意思了,只是心疼她小小年纪就想得这么多。

  山长也不是傻子,他一叹:“我也知道女儿家是留不住的。”

  小蕙依偎在山长身边卖乖道:“阿爹这可说错了,我啊,可是决定就赖在家里,不出嫁了。”

  或许是被兰姑娘的婚事影响,山长说道:“小女小女,我与你阿娘自然是偏疼你一些的,你若真的想留在我们身边,我们哪里还会拦着你。”

  小蕙也知道这话里面可能只有半句是真的,毕竟自古以来都是希望女儿嫁个好人家。心里这么想着,她还是低低应了一声。

  次日,山母便去问了兰姑娘自己的意见。

  兰姑娘先是愣了一下,虽然她接受了自己以后会跟荀巨伯在一起这个事实,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她就已经想到了婚姻这样的大事上。虽然,在跟荀巨伯相处时,她偶尔也会冒出永远这样的字眼。

  说实在的,她并不是十分抗拒。

  见兰姑娘的神情,山母多多少少也猜到了一点。她含笑道:“你父亲已经准备找个良辰吉日了,阿娘就问你一句话,你愿意吗?”

  愿意吗?

  兰姑娘仔细想了想,自己好像找不到理由拒绝。毕竟她跟荀巨伯已经都摊开来,双方的父母好像都乐见其成。

  她强忍着羞意,点了点头。

  然后,被山母派去跟荀巨伯交谈的山长心底并不是那么开心。

  作为一个父亲,在女儿要出嫁成为他人妇的时候,心中总是有些复杂的。山长也不例外。

  他轻咳了一声,吓得荀巨伯愈加毕恭毕敬。

  看见他这样子,山长心中多少好受了一些。

  他问:“你是真的喜欢兰儿吗?”

  荀巨伯以难得的严肃正紧道:“我用一辈子证明的。”

  山长想,这个人虽然偶尔看上去还是有些滑舌,但是他对兰儿的心也是能看的出来的。

  那么,儿孙自有儿孙福。

  他也就放手吧。

  ☆、七夕番外

  因为某些原因,小蕙与马文才的婚礼是在一片混乱中度过的。这并不是说婚礼的排场,而是两个当事人。

  这就导致,山长对马文才愈加看不上眼,虽然这个女婿似乎上的了战场,也仪表堂堂,端的是个风流公子。对自己的女儿也算一心一意,虽然看上去面冷了些,性子急了一些,但是起码山母在看完女儿之后对这个女婿也是没有了什么成见。

  但山长就是放心不下。于是几乎小半月就给小蕙写一封信,大意是尼山的什么花又开了,兰姑娘虽然回不来赏不了花,但尼山离杭州还是近的,不如回尼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