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却挡不住杨家人忙碌的步伐,即使是这酷暑也无法掩去他们脸上的喜意。
三天后就是杨赫和季雅楠结婚的日子,为了这孙辈的第一个的婚礼,杨家上下绞尽脑汁,各出其力,誓要将这个婚礼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如今的杨家院子褪去了以往的朴素,张灯结彩好不喜庆。
本着传统婚礼更适合如今景况的想法,杨家决定办一场传统婚礼,为此盛初璟几人还特地去了趟镇上寻找这方面的书籍记录,以免出什么纰漏贻笑大方。
为了杨赫和季雅楠的喜服,盛初璟和家里的女人们商量了好一阵,还特地带上了一只从乡里打来的野鸡到隔壁村的李裁缝家去取了经。
最后征求了杨赫和季雅楠的意见后,盛初璟耗时一周完成了两套喜服。
没办法,谁让她有缝纫技能,全家就她手工最好。她不上谁上?
因为隔壁村的你才是最熟悉的喜服样式是秀禾服,故而盛初璟制出的这套喜服样式便是采用的秀禾服。
秀禾服常见到的有两种褂型:直衣摆与水波脚衣摆。直衣摆是一直以来最传统的款式。而水波脚衣摆,顾名思义,衣摆会像波浪一样的形状,款式比较特别,刺绣做工也会相对比较复杂,好歹也是自家表哥的人生大事。盛初璟自然是怎么精细怎么来,因此她选用的是水波脚衣摆。
秀禾服的“褂”是指上身的对襟衣,“裙”则是下身长裙。随着时代改变,裙褂的款式也有不少变化。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裙褂是“黑褂红裙”,之后演变为“红褂红裙”。
以前的褂是唐装剪裁,直膊、衫身阔大、扣花钮,后流行的款式,已经改良为西装膊、修腰、中袖、拉链设计,变得更时尚及舒适。
中袖的设计,除了突出新娘子的体态美外,也为了可以看到新娘子所佩戴的手链、手镯等金器饰物,表示对亲友们送的礼物的感谢。
因为秀禾服的长度刚到脚踝,所以红鞋的搭配还是很重要的,跟秀禾服一样是刺绣而成的绣花鞋无疑最相衬之物。
盛初璟以金银线刺绣,图案除龙凤外还绣上五只可爱的小蝠,寓意 “五福临门”,这样的裙褂俗称“五福褂”。再以以“福”字、“喜”字、牡丹花、鸳鸯、蝠鼠、石榴等寓意吉祥、百年好合的图案点缀。
本来呢缝制一套秀禾服并非易事,选好款式之后,就要开始画图,为了好意头,一套秀禾服规定由9幅刺绣片组成,一般来说一画就是两三周,然后把图“扫”到绸缎上,通过用针刺出针孔,在绸缎上“作画”。
最后把绸缎上架,分10多个方向、3种方式把绸缎紧紧固定,才能开始长达几个月的刺绣工艺。
如果想图案对称,手工统一,刺绣最好由同一人完成,不过这样的话,要完成缝制一套秀禾服需时三个月至一年不等。
所幸的是盛初璟有缝纫技能傍身,短短一周的时间,不仅完成了秀禾服的缝制工作,顺带还完成了杨赫的新郎喜服的制作。
新娘穿秀禾服,新郎总不能穿西装,但穿长衫马褂又太夸张。
所以根据李裁缝给的建议,盛初璟选用的是把中山装改良而成的上衣,相近的暗花和刺绣,和新娘的裙褂“天生一对”。
☆、婚礼(一)
解决了衣服的问题,接下来就是配套首饰的事了,喜服这种东西还是和金银首饰最为相配。
为此,盛初璟兄妹并褚家兄弟带着从山上打来的猎物以及一些肉干水果在井河镇上大肆搜寻,曈淘换金银首饰。
还真别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别看井河镇不大,有钱人还挺多的。
如今这世道多的是人愿意把这不能吃不能喝的金银饰品拿出来换取可以果腹的粮食,更别说盛初璟一行用来以物换物的是更为少见的肉类以及水果。
因此,盛初璟这一行人的淘换事业还挺红火的。
盛初璟的农场中其实是有首饰工厂的,只是源于里面的款式并不多,可选择的范围不大,他们才会到镇上来寻找。
如今淘到的物件也差不多了,金银首饰,珍珠饰品,玉石翡翠应有尽有,甚至还包括了那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钻戒,他们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将搜罗到的饰品带回去后,他们想办法对一些不太适合的进行了一些改造,使其更加符合婚礼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