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很早就告诉你,你还会像现在这般亲近我吗?”
“自然,不会。”少年刀锋一样的眼神和毫不犹豫的口吻。
冰封的心湖像是裂开了一个口子,冷水往外冒着。
狄仁杰垂眸,他不想承认,自己的心因少年的四个字,有一丝奇怪的怅然。
风肃肃,雨淅淅。
雨珠跌落在脚边。
初夏的暖雨有一丝冷意。
“不过幸好,你没有那么早就告诉我,所以即使现在知道我也没觉得有太大波澜。”
“其实我早就有这个猜想,只不过今日得到证明了而已。”
一秒过后,李白又是那副无所谓的表情。
狄仁杰明显愣了一下。
早就……有猜过么?
李白挑眉:“你可知,我为什么想去启贤大会”
“为什么?”
“因为想见你。”
“控制不住地想见你。”
“你说你是不是给我灌了什么迷魂汤了。”
“不然怎么会这样”
少年耸肩。
情愫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狄仁杰眼前,尚未成型,却灼烫人心。
两人静静地对视,仿佛天地都静止一般。
李白眼中,是长街,是窄巷,是风雨,是他。
一阵后,狄仁杰竟是有些狼狈地移开视线:“只要你不在大会上引太多人注意就好,其他的,我会帮你处理好。启贤大会十年一次,机会难得,你好好珍惜当能学到不少。”
狄仁杰将伞放在李白手中:“我走了,余下的路,你自己走吧,路上注意安全。”
阴阳师头也不回地离开伞下,雨渐渐沾湿他的衣衫。
李白张口想喊他,最终却是什么都没喊出来。
越走越远。
李白看不到他的身影。
那一晚是自己渐渐离开他的视线,这次是他渐渐远离自己的视线。
每一次见面都会是这样的离别吗?
李白抬头望天。
天幕乌沉,惊雷骤闪,大雨倾盆。
天际很长,山河很远。
第22章 【二十一】
浮云山坐北朝南,山体恢宏延绵数里,其主峰高耸直入云霄,大有齐云之势,故名浮云。浮云山四大山流从顶峰沿东、南、西、北四方顺流而下,或悬泉飞溅,或曲折静淌,或直下击石,或惊涛拍岸。其景谓壮,其观称美。
戡宗之门于浮云山主峰半腰始,七百二十道大理石阶从山麓铺设而上,两道陈宾,多为佳树。
宗门开阔,浩气汤汤。镀金翠之饰,敷玉器之庄。
从此处仰望,无不见白云悠悠,戡宗浩荡,高深之处隐现灿光也。
无解之崇曰神,至洁端雅曰圣,持事振敬曰肃,方正严穆曰庄。集神、圣、肃、庄于一体者,唯天下首宗,戡也。
一拨又一拨人拾级而上,往戡宗大门而去,观之都是去参加启贤大会的,其中大约一半的人是稷下学宫的学子。
李白站在山脚仰头看着高高的阶梯以及若隐若现的宗门,心中一时感慨。
想不到有一天自己竟然会来这里。
来之前自己服下了青丘的掩盖魔种气息的药丸,比平日里自己吃的药性强很多倍,加之狄仁杰说过会帮自己处理好,那么自己的身份应该不会有暴露。
捏了捏手中的荐书,李白抬步向宗门走去。
七百二十级阶梯,每一级都显得格外庄重。踏上这条阶梯的人,内心不会有丝毫烦躁不安,只会有敬重。因为这阶梯的尽头是戡宗,是启贤大会。
当戡宗门下的淡淡圣光照耀在李白身上时,他知晓终是到了宗门。
抬头是玄色门匾上的两个镀金大字:戡宗。不同于自己笔锋的飘逸潇洒,也不同于狄仁杰的方正遒劲,而是一种宽厚博大的苍松豪迈。想来应是戡宗创始人所书。
门匾之下的左右石柱上是一副对联,
上联:天地有形三万里
下联:灵台缥缈五千年
李白心下赞叹,果然道家风骨。
宗门前是两列迎宾者,左边一列的最前一人,是位老者,身着玄色宗门服,衣上花纹华丽,腰配白玉,玉上书一字为戡。
而他后面的弟子都是白色衣衫,腰间无饰。
李白心道这人应该地位挺高。
递交了荐书,老者笑眯眯道:“竟然是老夫子这个家伙,能得他青眼,小伙子应当是很不错的。进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