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看完了并不着急走,仍是坐在木椅上喝茶。他不表态,包拯等人也不好动作。场面一时间变得僵硬,尴尬的氛围一直到被下人前来通报的声音打破。听说有位“年轻俊美的白衣侠客”在开封府外等候请见包大人和展护卫,赵祯饶有兴致地弯起了嘴角,轻磕着杯盖缓缓道:“包卿,朕可是对江湖上的侠客很感兴趣啊,何不让他进来?”
糟了!展昭心头一凛,皇上定是听说了白玉堂盗走三宝的传言,所以专门过来证实真假的!关键是他们并没有传出消息,那是谁透露的?!
包大人无奈,赶快差人把白玉堂请进来。白玉堂刚踏进书房就发觉气氛有些不对,下意识看了展昭一眼,发现对方脸色沉重,也在担忧地看着自己,顿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
“白玉堂?”白玉堂正想向包大人行礼,没想到居然是做在首位的那个年轻人先开口了。脑海里电光火石间闪过一个念头,于是转而面向赵祯,抱拳道:“草民白玉堂,见过皇上,包大人。”
赵祯对于白玉堂猜到自己身份并不惊讶,也没介意他没有下跪,一直笑着,叫人摸不清他的真实想法:“你就是白玉堂?既知朕是谁,为何不跪?”
“正是草民。”白玉堂站得笔直,不卑不亢地回答,“白玉堂上跪天,下跪地,再跪父母,君臣民在草民心中并无高低贵贱之分,自是不跪。”
赵祯双眼一亮,笑容真挚了几分:“好!不愧是年少有为的江湖侠士!朕就不追究你冒犯的罪过了!至于你盗走三宝……”
“皇上!”展昭先一步站了出来,挡在白玉堂身前,道:“皇上,白玉堂并没有盗走三宝,而是将其放在了公孙先生的房内,只是因为与臣有些误会,所以将臣引去讨教,并无冒犯之意!”
“哦?”赵祯眸光闪了闪,“如此说来,朕听到的消息,是假的了?”
包拯适时走上前,向赵祯一拱手,道:“不知皇上是从何处,听闻此间消息的?臣以为,这等谣言,必须尽快制止!”
赵祯放下茶杯,取出一张方巾擦了擦手,然后背着手慢慢走了出去,答非所问:“包卿,你是个好官,出了朝堂,平日里可要注意安全啊。”
包拯沉默,低头跟在赵祯身后,送赵祯出了开封府,看着他坐上轿子放下了布帘,才道:“恭送皇上,臣,谨记圣谕。”
白玉堂在后面远远跟着,突然跟展昭传音道:“看来包大人处境有些不妙啊。”
展昭垂眸不语,只是握紧了腰间的巨阙。白玉堂看得分明,也不再说话,转开了眼。
众人回了书房,包拯这才有时间询问白玉堂:“展护卫说的可是真的?白少侠只是误导了我们,实则并没有盗走三宝?”
白玉堂对于这位清正廉洁的开封府尹还是很尊敬的:“是的,白某只是对展大人的‘御猫’称呼有些不满,故有此作为。若有冒犯,白某自当认罪。”
包拯摸摸胡子,状似没听到白玉堂在“展大人”三个字上加的重音,和蔼地笑道:“白少侠又没有犯事,何来认罪一说?不知白少侠今后可有什么打算?可要来开封府暂住一段时间?”
白玉堂偷瞄了展昭一眼,故意忽视对方眼中的期盼,道:“多谢包大人海量,白某在开封有住宅,就不叨扰大人了。大人保重,白某告辞。”说完向包拯和公孙策一抱拳,转身离去,至始至终没有看展昭一眼。
看着白玉堂离开的背影,展昭眼色黯淡,白玉堂……还是不肯与自己想交么?
公孙策和包拯将展昭的表情看在眼里,暗自叹了一口气,摇摇头。
入夜,展昭巡街后回到自己院子,蓦然看到院中那一抹熟悉耀眼的白影,惊道:“白……白兄?”
“臭猫,巡个街这么久,叫你白爷爷好等!”那人回过头,不是白玉堂又是谁?
“白兄,你不是……走了吗?”展昭走过去,才发现白玉堂坐在石桌前,桌上还放着两个酒坛。
“白爷只说不住在开封府,又有哪条规定说白爷不能来此了?”白玉堂向他拍拍酒坛,“喏,白爷爷辛辛苦苦搬过来的好酒,在这里,也就只有你能陪爷一起喝了。”
“白兄……”展昭摸上一个其中一个酒坛,想说什么,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白玉堂已经提着另一坛酒纵身飞上了屋顶,道:“来,猫儿,上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