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你答应了他什么?他怎么会同意?”宁次不会说谎,肯定会把进展如实告诉大名,鹿丸是知道的。他不敢想在已经几乎唾手可得的成果面前,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让大名同意终止。
“君上仁爱,同意我再找别的方法。”
“就这样?”
“就这样。”宁次自然不会和鹿丸说自己写了一封怎样的信,那言辞态度无一不经过反复推敲才写出来的所谓真情,到底是装饰过的,哪比得上友人至纯的心性。
“如果找不到呢?”
“如果找不到,也还有现在的八卦封印。照你说的,你这个性子总归要去填篓子,我就多等几年。等到你顾不上的时候再说。”
“好。”过了一会儿,鹿丸又说:“宁次,谢谢你。”他心间荡开了从未有过的欢喜。身边的人对他好,大都以为你好为名,迫他去改变,阻止他去做被世人认为不好的事情。而宁次,没有否定他的意图,按照他处世的方式来找出路。更欢喜的是,宁次不仅没有像老妈那样强迫他徒增反感,也没有像丁次那样无限迁就他更生愧疚。宁次没有改变自己的目标,也留给鹿丸足够独立的空间。这种感觉,好舒服,好喜欢。
鹿丸没有预见,自此以后,宁次一次次以鹿丸能够接受的方式将他的计划推后,去暂时规避他口中那活着所必须承担的风险。生的长度是有限的,所以宁次为他延续的每一秒都是沉重的馈赠。
比如,为他研究影□□的原理。知道鹿丸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期限再熬夜去赶,没人看着的时候肯定是用影□□一起做的。那副身子骨,哪里经得起。宁次便想着转生术一时也找不出新的方向,不如研究看看影□□之术能不能改进成不那么耗费精神力的。生气若是改进了那家伙必然更加肆无忌惮地拖拉,又拗不过他这样不爱惜身体。当初从二代的研究所里拿出的资料也有关于影□□的,例如影□□之术参考书籍目录。瞧着参考书目里有一本奈良家著的书《影之语》,便跟鹿丸借来看。
鹿丸听说要宁次借《影之语》后,憋着笑,好一会儿才缓过来,说:“影之语啊,我写给你啊。”
“不方便外传的话就算了。”宁次以为是《影之语》作为奈良家记载家族秘术的典籍不外借,鹿丸才要背默给他。
“也没有不外传,只是,影之语一共就两千字不到,我去鹿林的小书堂借的话,那么远,不如我写给你啊。”
“不到两千字?影之语?”
“对啊,不到两千字。不像你们日向家连结印手势都能条条列出写本比药典还厚的参照模型出来,我们的影之语都没有装订成书,就用卷轴记的。你要是从奈良家的人都不太勤快这个大环境来看我的话,也就不觉得我懒得很过分了。”
“那,你写一份给我吧。”
“好啊。”
《影之语》全文,过于凝练,作为一本学术著作,这并不是优点啊……宁次甚至怀疑是不是鹿丸偷懒把很多东西都略去了,又想起鹿丸说奈良家的人都不太勤快……收起卷轴,声音里有几分不愿表露出泄气而故作的清冷:“没法推测二代当时是从哪里下手的。”
“当时好像是我的曾祖父帮二代做了译注,作为交换,二代也帮奈良一家把影子束缚术改进成影子模仿术。”
“我们日向家的流云长老,也帮二代画过秽土转生中八卦封印部分的推演图。”
情报的整合,让他们意识到二代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战国末年的天才幻术忍者石田前辈、奈良家曾经的族长、在普遍博学的日向家成为最有学问的人的流云长老,还有那些他们不知道的人,都曾与二代共事。
原来,二代那非人的成就,正是在许多人的帮助下,实现的。
作者有话要说:
宁次写给大名的信,以后会替换成信的全文。大约在我考完研有时间去看书信集之后,现在用来概括信的内容的是我的大纲。不影响剧情理解。灵感来自陈情表,这种过于理想化的处理方式,就当做人间尚有真情,善意总会被回以同等的友好吧。
鹿丸了解二代的作为这个设定,来自在四战中,鹿丸被吸走查克拉奄奄一息又被鸣人救回后,说的一段鹿鸣感爆炸的话。说实话,不管是作为沉迷二次元的宁鹿党还是作为坚信人人平等的三次元真人,我并不喜欢这段,我就不整段重复了。设定取自:鸣人和初代大人不一样,那个笨蛋,身边没有二代大人那样能为他出谋划策的兄弟。我觉得初代被人称为忍者之神,而且在剧情里大家都觉得他很遥远的情况下。伟光正才是大多数人心中初代的形象,鹿丸一定是了解更多他们的事迹,才会知道其实初代天然呆是二代在身旁辅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