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道上,哪有女子亲自去搀和自己的婚事呢?
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尊贵如皇家,对于这个礼节,多少也是要装一装的。
赵宁被侍女按下来之后,心绪也渐渐跟着平静下来。
她是没想去前厅的,只是听了侍女的话,太过吃惊,一时间就站了起来。
赵宁理了理思绪,按照昨天事情的发展,她父王没有理由跟包拯吵起来的,于是她便问侍女:“可知父王为何事与包大人吵了起来?”
她父王一向挺认可包拯的为人的,要不然也不会连带着对展昭的印象都颇为不错。
更何况,今日又是在她的终身大事上,她父王更没有跟包拯吵起来的原因啊。
赵宁的话刚说出口,电石火光间,她就又想到了原因。
她父王是有原因跟包拯吵起来的。
李太后的事情,足以让她父王将包拯轰出王府了。
赵宁欲哭无泪。
包拯啊包拯,你一生刚正廉明,因公废私,这一点,世人都知道,但是,能不能,不要在帮人提亲的时候说起了公事。
这些可倒好,展昭昨日费尽口舌取得的结果,一下子全泡汤了。
赵宁觉着,依着她父王的性子,这一会儿,指不定就叫护卫将包拯打出王府了。
赵宁派了一波又一波的侍女去前厅打探消息,一想起包拯的行事作风,赵宁愁得连茶都喝不下去——包拯就不能说完她跟展昭的婚事,再提李太后的事情么!
赵宁坐立不安地在屋里等着,一路小跑着来回话的侍女一个接着一个。
包拯在他因公废私而跟八贤王大吵的当口,终于吵得口干舌燥,喉咙冒烟,于是他便低头喝了一杯茶。
低头喝茶的瞬间,余光就瞥见了坐在他身旁的展昭。
展昭一身白锦缎衣裳,越发衬得他眉如墨画,洒脱出尘,怎么看,怎么都是一个极其俊朗的男子。
只是那俊朗的脸上,不知怎地,脸黑的颜色快赶上他了。
包拯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他今日来王府,还有另外一件要事,那就是帮展昭来说亲的。
此事关乎到展昭一生的幸福,半点不能马虎,谁知竟因他一时激愤,与八贤王吵得难分难舍,就把这件事情抛在脑后了。
包拯喝完茶,看了看展昭强作镇定的脸,自来仰不惧天,俯不愧地的包拯,心里生出了一丝愧疚。
因为李太后的事情,差点把展昭给耽误了。
包拯自知跟八贤王再去争论李太后的事情,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因而他想了想,还是先说展昭的事情比较要紧。
展昭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包拯也不忍再让他继续单着了,因而包拯捋了捋胡须,向八贤王道:“王爷,包拯有一事——”
包拯话未说完,就被八贤王气急败坏地打断了:“你什么都不用说,本来是不会同意的!”
八贤王虽为一代儒雅贤王,但若是发起了脾气,那也是够人受的。
包拯:“…”
“王爷,且听包拯一言——”
“本王不听!”
八贤王把茶杯重重往桌上一放,心里已经盘算着叫人送客了。
至于赵宁与展昭的事情,早就被他与包拯无休无止的争论给搅合记不得了。
八贤王现在看见包拯就是烦的,越看包拯越不顺眼,连带着看展昭也都是烦的。
包拯充满歉意地看了展昭一眼,捻了下胡须,不屈不挠地又开了口:“王爷,包拯有一私事想与王爷说。”
这次八贤王终于没再打断他的话,包拯语速加快,道:“御前四品带刀侍卫展昭,如今在开封府供职,他处事沉稳谨慎,颇有侠心,曾多次协助包拯破案,因而包拯甚爱之,待他如子。”
八贤王哼了一声。
若包拯一进王府便说了李太后的事情,他必是会应允展昭与赵宁的婚事的。
而现在,他刚因李太后的事情与包拯吵了一架,一肚子的火正无处施放,便有心想刁难一下包拯。
好叫包拯也体验一把,被人为难的感觉。
因而八贤王强压着一肚子火,听包拯把话说完,八贤王便道:“陛下曾讲,郡主的婚事,当有他来做主,故而你无需在本王面前提及,只管去问陛下便是!”
“成与不成,当由陛下说的是!”
说完话,八贤王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