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宁彼时还在王府梳妆。
自她记事起,她便没有梳过繁琐的发鬓,她体质太弱,头上稍微重一点,便会将她压得喘不过来气。
而新婚不同往日,再怎么经受不住,也要梳隆重的发鬓。
赵宁时不时地扶一下抬不起的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想想今日是自己嫁展昭的日子,说什么也要咬牙忍着。
狄岚拉着她的手,看着已经有了大人模样的赵宁,想起赵宁幼时乖乖巧巧在自己身边的日子,眼眶微红。
赵宁见她这样,也忍不住心里发酸,正准备安慰她两句,却听狄岚道:“若展昭以后不好好待你,你回来跟母后说,跟他合离也就是了!”
“等合离之后,你便仍呆在王府,还做你的小公主。”
“你若是觉得无聊,我与你父王给你养几个面首也是使得的。”
一席话,彻底将赵宁即将嫁人的不舍击了个粉碎。
普天之下能说出这番话的,也就只有她这母妃了。
赵宁还未出嫁,就想着等她和离之后给她养面首了。
赵宁嘴角微抽,道:“女儿记下了。”
侍女小跑着进来,对狄岚道:“王妃,是时候了。”
狄岚道:“知道了,急什么。”
狄岚带着赵宁去拜别赵家的列祖列宗。
牌位在上,赵宁叩首道:“今朝我嫁,不敢自专。四时八节,香火不断。告知神圣,万望垂怜…无灾无难,永保百年。”
赵宁拜别了祖宗之后,再回到王府,天已经蒙蒙亮了。
喧闹声由远至近,赵宁知道,那是展昭来迎娶她的花轿到了。
王府的随从们在门口撒着喜钱。
展昭被人簇拥着进来,与赵宁一起叩别八贤王与狄岚。
赵宁头沉得抬不起来,目光略往展昭那看了一眼,只觉得他一身红衣,比以往更好看了。
然而还没等她多看几眼,跟展昭而来的乐官们就开始奏乐催妆,赵宁又被侍女搀扶进了里屋。
刘太后从宫里派过来的嬷嬷将凤钗一支一支给赵宁插在头上,又按品给赵宁上妆。
梳妆完毕,珠翠满头,华光逼人。
赵宁有些认不出镜子里的自己。
屋外传来克择官报时辰的声音,又有人念着文绉绉的诗词,催着赵宁上轿。
几个侍女拿着扇子遮着赵宁的面容,又有几个侍女搀扶她登上轿子。
王府到开封府的距离并不算远,但天子嫁妹,是必须要显摆排场的,因而花轿走了最远的那一条路。
在轿子上的赵宁饿得昏昏沉沉,奈何祖制不能违,规矩不能废,在没到地方之前,她是一口东西也不能吃。
好在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轿子便停了下来,周围响起了嬉笑着问展昭要喜钱的声音。
展昭声音清朗,散发着喜钱。
拦门之后,便有一个官媒笑眯眯地捧了一碗饭,来到花轿上,递给赵宁道:“公主,这便到了夫家了。”
赵宁接了饭,略吃了几口。
吃了夫家的饭,便代表着以后便是夫家的人了。
官媒又退了下去。
公孙策自门里走出,拿着盛着五谷以及铜钱果子的花斗,洒在门口,此意是压三煞。
三煞在门,新人不能入。
洒过之后,侍女搀扶着赵宁下了花轿。
花轿下,早已铺好了青色绣着富贵云纹的地毯。
一个侍女捧着镜子对着赵宁,慢慢倒退着走。
这便是照妖辟邪了。
日头有些烈,镜子晃得赵宁有点眼花,展昭上无父母,因而只拜了一下牌位略表心意,便让人搀着赵宁回房。
赵宁累得头晕眼花,对于新婚满心欢喜的期待,只剩下了有气无力。
侍女扶着赵宁在新房帐中坐定,展昭也被人簇拥着走了进来,他见身影摇摇欲坠,便知她体力不支,向屋里的官媒使了一个眼色,官媒也知道赵宁体弱,因而连忙叫喜婆撒铜钱喜果。
撒完之后,便是却扇了,却扇之后,便是喝合卺酒了。
喝完酒之后,官媒将用红绸子系在一起的卺扔在床下。
做完这一切,赵宁彻底没了力气,若非展昭扶了她一把,只怕她彼时已经撑不下去了。
展昭在她耳畔低声道:“你且休息一会儿,我晚上便回来。”
头饰太重,赵宁没办法抬头,便眨眨眼,意思是自己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