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想让庞昱这上面折了性命,更不想让展昭死在这上面,重活一世,她已经比旁人幸运太多了。
纵然今生又死在十八岁的前一晚,她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命里有时终会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活了两辈子,她对生死之事看的淡的很。
十里的黄泉路,她已经走过一遭了,再走一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唯一的遗憾,大抵也就是没能和展昭白首了。
赵宁望着窗外草长莺飞的春/色,忍不住想,等春去夏来,蝉鸣蛙叫归于秋日的落叶,最后冬季携冰霜降临人间,大雪如柳絮一般纷纷扬扬洒落,世间万物变成银装素裹。
她与展昭携手,在这银色的世界同游,雪花将她的鬓发染得雪白。
青丝成霜,不复旧日模样,如此算来,也可应了白首之约了。
侍卫张昆如今伤好了大半,已经能按剑站岗了。
不过他刚到软红堂就被庞昱派人请走了,赵宁用鼻子想也知道是为了什么。
两个侍卫走了一个,只剩下方海在苦哈哈地立在屋前,尽忠职守地站着岗。
赵宁想了一下按照庞昱以往的作风,张昆晚上必然是回不来了。
张昆回不来的消息对于赵宁来讲,是非常好的。
一路上,展昭走到哪张昆跟到哪,害的赵宁跟展昭说了一路的今天天气真不错。
如今终于到了庞昱的地盘,张昆自感任务完成的非常漂亮,没让展昭与赵宁多说一句不该说的话,更是放松了警惕,不再每时每刻盯着展昭。
赵宁盼了一路,终于盼到了这么一个机会。
她想着展昭彼时应该打探庞昱消息打探的差不多了,一会儿就该回来找她商议对策,于是叫来了方海,让他按照以往的惯例做好饭。
方海应下。
赵宁想起多日不曾与展昭敞开话题聊天,想了想,又多嘱咐了一句:“你晚上自去睡吧,不用守着我。”
方海刚想去谢赵宁的体谅,但一想到赵宁莫名上涨的食欲,心里打了个突。
奈何他只是一介侍卫,左右不了赵宁的行为,对于张昆那种死黏着展昭不放的作为,他心里很是佩服,在佩服的同时又自叹不如——毕竟他比张昆要脸啊!
如今赵宁喜欢吃一些酸酸甜甜的东西,他将腌制好的梅子先送了一碟过去,先让赵宁开开胃。
送过去之后,他开始按照赵宁的喜好生火做饭,刚做好两道菜,就见一个绿衣的女子走了进来。
绿衣女子他认得,叫杏花,是庞昱来陈州之后收的大丫鬟。
杏花十指纤纤,提着一个食盒,打开食盒,里面装着山参配着乌鸡熬制的鲜汤。
杏花笑道:“这是侯爷着我给郡主送来补身子的。”
方海看了一眼,照例用勺子尝了一口,味道鲜美,咸淡适中,虽没有他做的好喝,但也算极为不错的了。
方海收下了,谢过杏花。
杏花又道:“这碗参汤,还望方大人不要告知郡主是侯爷送的。”
方海疑惑道:“为什么?”
杏花抿唇一笑,道:“今日清晨,不知侯爷与郡主说了什么,许是两人拌了句嘴,郡主心里存了气,如今不大收侯爷的东西了。”
“侯爷送过来的首饰,她瞧也没瞧一眼,侯爷送来的侍女,她仍给退回去了。”
方海哦了一声,道:“知道了,我不说就是了。”
不说才有鬼了。
他是赵宁的侍卫,又不是庞昱的侍卫。
赵宁不收庞昱的东西,跟他有什么关系?
杏花前脚刚走,方海后脚就把参汤捧到了赵宁屋里,把杏花卖了个彻底:“郡主,这是安乐侯让杏花送来的参汤。”
“那杏花说,郡主近日不收侯爷的东西,叫属下不要告知郡主是侯爷送的。”
赵宁放下了手里的话本,盯着参汤看了半晌,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她想起杏花与庞昱在亭榭里打的机锋,忍不住问:“你尝过了没有?有没有什么问题?”
方海点点头:“尝过了。”
方海不知道赵宁为何问这个问题,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了:“若说问题,也是有的——”
赵宁睫毛颤了颤,就知道那个杏花没安什么好心。
方海继续道:“问题是没属下做的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