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呵……”赵贞突然冷笑起来,“包拯、公孙策,朕命你们二人当即开始验尸、调查,务必给朕查出个究竟来!”
二人领命,分别行动。包拯跟着大内侍卫首领到林二所到之处查看,公孙策则拿着自己的工具箱上前,卷起袖子开始当场验尸。
他先是用细竹板沾了一点黑血,凑近闻了闻,皱眉道:“是黄毒草。这种□□在西北常见,但是好像掺了别的东西。”然后撬开林二的嘴,用竹板轻按牙齿,发现后牙槽有断裂之处,“此毒是藏在牙齿里的,事情一旦败露,他就立刻咬碎牙齿自尽了。”
接着公孙策拉开林二的衣服,试图从他的尸身上找线索。他正按压着死者胸膛,辨别他身上的几处淤青之时,只听身边有人问道:“你从前验尸也是这样……对着尸体摸来摸去的?”
原来是庞统在他全神贯注验尸之时过来围观了。
公孙策也没回头,兀自答道:“这不叫摸来摸去,叫检验。身为一个合格的仵作,应该理性地看待尸体——至少在验尸的这一刻,我心无杂念,只希望能从尸身上找到不会说谎的决定性证据。真相往往容易被很多东西掩盖,但我们追求事情的真相时需要这样的态度。”
庞统有些别扭,但琢磨了一会儿又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我明白了。”
公孙策从前验尸的时候,身边不是包拯小蛮就是展昭小风筝,每个人都是唠唠叨叨的“十万个为什么”加“十万个都知道”,闲话多质疑也多,说着说着可能就互怼了起来……讲道理,他从来没见过这么讲理、这么安静的旁观者,着实有些不习惯。
况且,他都从来不知道庞统有这么容易顺毛的……吗?公孙策忍不住疑惑地回头看了他一眼,眼神中饱含着“你怕不是失了智吧”的关切。
倒是庞统见公孙看他,很自然地露出一个鼓励的笑容。
公孙策耳朵尖噌地变得红通通的,赶紧回头验尸。
他把沾血里衣再向下拉了一些,林二的整个胸膛就□□裸地露了出来。顾不得旁边几个老臣的惊呼,他突然看见尸体腰部左侧有一个形状奇怪的纹身——这纹身颜色灰暗,形似一团烟雾包裹着一个狼头。
“这个纹身……”身边庞统先开了口,“西夏狼主的死士标记。”
赵贞与他们隔着一层屏风,没直接看公孙验尸,但还是听见庞统说的话了:“西夏死士标记?李元昊不是号称在休养生息么?”
看公孙策这边已经在做收尾工作了,庞统就走出去回赵贞的话:“皇上,李元昊虽然沉寂已久,但在我回京之前,发现西夏军队频频有异动。”
那边包拯也回来了,把手里几小片被烧成半炭的信纸递过去:“皇上,臣发现了这个。虽然已经被烧得残缺,但是有半个狼头和几个文字还是能看清的。”
大内侍卫首领拿过来分辨了一下,点头表示这是林二写的,然后转递给赵贞。赵贞对着碎纸看了半晌道:“……林二,果然是投靠了李元昊。”他靠在椅子上,仰天叹了一口气,“庞统。”
“臣在。”
“李元昊敢在祭天大典就急着动手,只怕他还留有后招,对西北边境有威胁。庞统,朕命你十天之后赶回边境,密切监视西夏的一举一动。”赵贞神色无奈道,“这次本来是召你回京休整的,不过出了这样的事,朕也……”
“臣统领四方大军,镇守边疆自然责无旁贷,皇上无需为此事自责。”
赵贞点头,留下吕相太师和庞统几人商议后续,挥手叫众臣退下了,倒也没提要罚公孙策的失职之罪的事情。
出了今晚这事,众臣都疲惫不堪,出了主殿各自去厢房休息了。
包拯跟着公孙策去了他的屋子。刚一进门,公孙就赶紧关门关窗,压低声音道:“包拯,咱们不过查了一会儿就发现了纹身、密信,这是不是也有些太容易了?你觉不觉得此事有些刻意?”
“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包拯沉思道,“本来应该不止是这么简单才对。一个大内侍卫,不知怎的和西夏有染,还成了刺客,潜伏在皇上身边这么久竟然也没露出破绽。其中当真是疑点重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