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拍了拍车门框,示意车夫可以继续走了。他转头对公孙策小声说:“这些都是昨天小蛮放的,不错吧?”
那副秀恩爱的得意样子让公孙很想掐住他的脖子。
“不愧是一品府尹,你架子可真大啊,”公孙策一挑眉,开玩笑道,“还让郡……”
包拯赶紧捂住他的嘴:“皇上都说郡主没了,哪还有什么郡主!是小蛮,小蛮!”
……
两人坐在车里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车里暖炉火烧得很旺,完全感觉不到外面的冷意,再加上清淡好闻的香薰味,公孙策都有些昏昏欲睡了。
耳边传来“咚”的一声闷响,车子突然猛地一停。
公孙策没坐稳,脚下一滑就往车外摔出去。幸亏包拯手快,赶紧给他拉住了,免得公孙公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摔了个屁蛋。
而包拯额头正好磕在了木板上,连月牙都肿了。两人一同气急败坏地下了车,打算看看是谁敢在“大宋第一黑炭”头上动土。
公孙策一下车就被冻得打了个颤。他冲手里呵了一口热气,隔着白色的水雾,他看到一匹皮毛黑亮的高头大马驮着一个人走了过来。
他一时眼睛竟然有些花了——那个人已经回京了?
“原来是包大人和公孙大人,庞统归京心切、行为莽撞,失礼了。”那人从一片白色中走出来,语气听着是道歉却带着笑意,连马都没下,只是随意地拱了拱手。
车夫在一边正絮絮叨叨地对着包拯解释:“刚才小人正好好地驾着车呢,没想到这位大人突然带着人马冲过来,差点撞上……还好大人没出什么事,不然我可……”
包拯拍了拍车夫的肩膀示意无事。
包拯其人,正直清廉之外,亲民才是他官品中最有魅力的一部分。他当上府尹后也从没摆过什么架子,对谁都很和善,所以这车夫也不怕他,倒是自责和愧疚居多。
顾不上自己撞肿了的月牙,包拯拱手客气地嘲讽道:“王爷好久不见。没想到在沙场磨炼久了,王爷倒是更加狂放了。容包拯提醒一句,开封城内不可策马奔驰。若伤人,王侯平民皆同律法治。”
庞统低笑一声,翻身下了马:“包大人果然是爱民如子……连这月牙形状也越发别致。”说完,也不顾包拯憋紫了想骂人的脸色,他转头看着公孙策,“公孙大人好久不见,风采不减。只不过身体弱了些,平日里要多加锻炼啊。”
“王爷谬赞了。”公孙策拍拍衣摆,假装没发生过刚刚差点摔下车的悲剧,从容拱手,“公孙策哪比得上王爷。说起来,王爷一大早如此焦急,若是摔了碰了可就不好了。”
“你这是在关心我?”
公孙策一下子噎住了,不知该如何接话。
包拯恨铁不成钢地看他一眼——说好的大宋第一聪明人呢?!
公孙回瞪他——你聪明,倒是帮我想想怎么接这话茬啊?!
无视面前两人的眼神交流,庞统道:“呵呵,虽是蒙皇上圣诏回京,朝还是要上的。今早刚到开封,有些着急了,还是要多谢公孙大人关心。”
“不敢不敢。”公孙策道。
庞统见身后下人已经叫来了马车,袖袍一甩就踏了上去。进车之前,他若有所思地回头看了一眼,眼神缓慢扫过包拯,却在公孙策身上停留许久,还挑起嘴角微微一笑。
“二位,朝上见。”
公孙策见他眼神露骨,深吸一口气,无意识地掐白了手指。
“咱们也走吧。”包拯用力拍了拍公孙策的肩膀,二人遂也上车离开。
大殿上已经到了不少官员,正在三五成群的说话。
公孙策和包拯二人一走进来,就有一些同僚们围上来聊天。因为共审过几件案子而与包拯很熟的刑部尚书金察走上前来,正准备说几句,没想到先看到了包拯额上肿了一圈的月牙,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包拯忍不住嘴角抽搐:“我这……”
另几个尚书侍郎们也上来“欣赏”这奇观,不多一会儿周围的人就都知道了包拯这件糗事。公孙策在一边看着“黑炭兄弟”被大家围观,自己也忍不住笑起来。
包拯顿时感到不爽:“你笑什么?还不知道谁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