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山河孤注_作者:江陵千山(42)

2018-02-13 江陵千山

  作者有话要说:

  吴家也都是些可怜人……只不过必有可恨之处么。

  被忽略的致命性线索究竟是什么?请听下回分解~

  第19章 抽丝其二

  “大人?”蒋抗站在一边看着公孙策脸上变颜变色的,十分茫然。

  公孙策倒是没反应过来。他正在仔细回忆之前的细节,只觉得暗线繁杂里,有根一通到底的线头终于露出了端倪——是肖闵藏在家里的那个小竹筒!

  他还清楚地记得上面写着的“大哥说来年带我去看他家乡樟树”这句话,其中暗喻了章氏药局。那么结合现有的线索来看,这里面的“大哥”必然就是指吴霖了。

  但问题也正是出在此处——吴霖此人骨子里硬气得很,一直对自己的身份守口如瓶,连对他一直敬重的庞统都没有透露分毫,肖闵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之前陡然被告知吴霖是吴信的儿子,一时间只顾着惊奇,竟然没有想到这关键的一点!

  公孙策长吁一口气,感觉五脏六腑都顺着这口气落到了实处——真相虽尚未水落石出,但抓着这一点引线,已经足够牵一发而动全身了!

  ……

  “大人?大人你怎么了?”

  “哦,我没事。”公孙策赶紧把手上的布防图纸递给蒋抗,吩咐他收拾起来。

  蒋抗平常帮庞统收拾惯了,手脚倒是也利索。他把刀放在桌上,边卷着地图边说着闲话:“最近不知怎的,大家好像都魂不守舍的,将军这样,大人您现在也这样了。”

  “我……”公孙策无言以对,觉得自己最近是有些懈怠了,只好赶紧转移话题,“庞统也会这样吗?”

  “是啊!之前都不会的,就最近开始频频走神,之前好似还惹得王老将军发了一次火呢!”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庞统是何等人物,怎会放任自己在大战来临之际有这样的状态?他会如此,想必应该是发现了什么事情,自个儿一直在琢磨着。

  公孙策叹了一口气——既然庞统宁愿暗自琢磨都不肯告诉自己,那应该是牵扯到西北军内部的事情……一枝折而百枝损,只希望这一次,这块暗蛀深埋的铁板不至于分崩离析。

  三月初。

  雁门关以西百里之外,卧龙形的山脉在寒雾里起起落落。冰河先知回天暖,冻层渐薄,隐约还能看见下面流动的河水。

  大宋西北军面朝西夏方向,背倚山势、沿着黄河安营扎寨,已经有半月有余了。这些天里,西夏大军按兵不出,只是派出骑兵队频频招猫逗狗似地到宋军门口遛几圈,等到宋军整兵迎击,就立马又转头回撤,跑得比兔子还快。

  西北军毕竟不是主场作战,后方军备又得不到及时的补给。被牵着鼻子走了几次之后,庞统当机立断地收缩战线,只派出多支骑兵小队在外部轮流巡逻,保存体力、静观其变。

  中军帐中,众位将军正在议事。

  “我呸!这帮天杀的混账,不是耍着咱们玩么!”王兵一拍桌子,愤愤道。

  庞统手下几位副将都是猛将,最恨这种迂回的打法。头天正好碰上西夏又玩了这么一手,王兵脾气最暴躁,当着众位同袍的面就忍不住发作了。

  “的确叫人忒不痛快了……”贾宗良摸着下巴皱眉道,西北骑兵队是他的直属部下,近日来受累最多,“他们这反反复复的来遛人,但也说不准哪次就真的倾囊而出,咱们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庞帅,这下该怎么办?”

  “感觉他们倒不是真的想打,而是在等什么时机……”庞统一手敲着桌面,问道,“后方军报怎么说?粮草供得上吗?”

  专管后勤的副将递过去一封文书道:“这次行军人数多,现在存的粮只够吃旬月左右。庆州总督说今年供军粮草屯得不多,但已经清点好,三五天就能送过来了。河中府正在准备,太原府打了一通官腔,说要先向京请旨……”

  “这老匹夫——”王兵气得又要开骂。

  “王兵!”庞统打断了他,看着众人说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敌人既然是有备而来,这批粮草我们得等着。不过坐以待毙也不妥,我们不如抢个先手,探探他们的底……”

  “将军!”斥候带着一身风雪进了营帐,冲庞统行礼,“雁门关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