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一脸正经、毫不别扭地道:“我有什么事情?不过是关心一下公孙大人罢了。”
“将军,你不说,那我来猜好了。难不成……你还在为那时候的事情耿耿于怀?”
公孙说的隐晦,但是明白人还是能听懂的,这个“那时候的事情”指的便是包拯公审郡主一案、庞统举兵意欲谋反的那件事。
“嗯?说下去。”庞统看着他。
“那天情势大好,你本可以以飞云骑的武力强逼皇上让位。但包拯和我的联手公审,让你失了民心。又恰逢辽国突然举兵雁门关,打乱了你的计划,让你不得已才惜败于皇上。我说的可对?”
庞统突然笑了:“不对。”
公孙策觉得奇怪:“哪里不对?”
“呵,我不是惜败于赵贞,”庞统轻握上佩剑的剑柄——大概也只有这位狂人敢在宫中公然携带兵器。他一个凌厉的眼神扫过来,“我是惜败于你,公、孙、策。”
“将军什么意思?”公孙策听得此话陡然一惊——庞统说话的语气压迫感太重了,不愧是征战沙场的修罗。
“我一开始也以为是天助赵贞,才让辽国在那天举兵进犯。没想到回去一查,竟然发现了有趣的事情——有人通过诱反我的副将,拿到了我西北大军的布防图。”
“这‘诱反’说的有些难听了吧……”
“哦?有吗?”庞统凑到公孙策面前,笑得邪性,“怎么别人不觉得难听,只有公孙大人觉得难听呢?”
“我……”公孙策答不上,只好默默向后退开几步。
“不过还好,后来我在辽国的暗线告诉我,耶律文才手里拿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布防图,而是一张掺了假的。”庞统看着着他窘迫的样子似乎很是开怀,“那人也不知怎么想的,给那帮野驴一张半真半假的图,这不是给我机会让我逮着辽国打吗?改天要让我遇见了这位‘恩人’,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他……啧,以身相许怎么样?”
听到最后一句,公孙策一口气不上不下地哽在了喉咙里:“那……那王爷可真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啊。”
庞统盯着他,上下左右地看了看,低声道:“公孙策,只要是做了的事情,总会留下痕迹让人知道。你聪明,但也别当我庞统太傻。不过么……我欣赏你。”
说完,庞将军拍拍公孙的肩膀,转身就走了。
公孙策看着庞统在风雪里越来越模糊的身影,不由得苦笑——其实从很久以前开始,公孙就已经对着“飞星将军”多有留意。
庞统是一步一步从血海杀伐中爬上来的大将军,是个硬骨头的人物。他公孙策一介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心里其实是最敬佩这样的武者的。不过,他倒也不奢求两人能成为好友知己,毕竟身份决定了他们所处的立场是不同的。
但没想到终于还是一天,他会为了保住赵氏皇族的社稷而与庞统对立,用的还是这样耻于言明的手段……飞星将军威名在外,他也早就料到这件事情迟早会被庞统查清楚。只是他不知道,庞统究竟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是当众揭露他?暗中威胁他?还是什么别的?
算了……公孙策摇摇头向宫门外走去。生于官宦世家,他比一根筋的包拯更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就算同道,也必是殊途。
近来,朝堂上为新年祭天、田税新征、西北冰灾几件事,吵吵闹闹地已经过去了半个月。
上次被庞统半“恐吓”地说了几句话,公孙策也跟着辗转难安了半个月。不过长久不见那人有什么动作,他也就渐渐把这事给忘了。
正逢旬假,好不容易雪后初晴,公孙一早就被照进屋里的阳光刺了眼睛。
他慢慢吞吞地从床上爬起来,披上羊毛外袍,靠在敞开的门边呼吸雪后干净的空气,只感觉憋了一宿的闷气被吐出,畅快得很。
门外一排一早就起来干活的小丫头们都叽叽喳喳地看着公孙这边,小声说道:
“咱们家大人真是好看,笑起来连再冷的雪都融化了!”
“那是~大人那叫文才出众,风流倜傥~”
“哎呀大人好像在看这边!眼睛里真的有星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