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长假即将到来!提前祝大家国庆、中秋快乐!!
回家大吃一吨去了~~
第4章 偶遇其一
相国寺位于开封城以东的东山上,占地广阔,庙宇成群。站在高处眺望,则更具佛家威严。
过了朝饭时辰,一辆马车出了开封城东门,缓缓地朝东山驶去——这正是公孙策一行四人。由于是休假时期,几人也没带随从,轻装简行地“上阵”了。
没过多久马车就到了东山脚下,公孙等人下了车,开始哼哧哼哧地爬山路。
展昭是相国寺前任主持的关门弟子,从小就是在相国寺长大的,自然对这里最熟。再加上他功夫好、体力充沛,所以跑在最前面,还招呼他们赶紧上去。
小蛮自从脱离从前的身份,身上也没了重负,性格欢脱得很。
不过小蛮对包拯十分了解,又心思细腻,知道包拯想单独和公孙策谈谈,所以追上前面的展昭说笑打闹去了。
就剩下两个缺乏锻炼又“甘拜下风”的人,跟在展昭和小蛮身后慢慢往上爬。
包拯等小蛮和展昭离得远了,才低声对公孙策说:“公孙,这事不简单。”
“的确……皇上最近也没有召我私下商谈过了,好像在有意疏远我。依你看,他想做什么?”
“从上次皇上设计庞统一事就可看出,他的心性相比以前变了太多。这次临年关招庞统回来,只怕也是另有图谋。”包拯语气沉重,“不过先不管别的。就说你,你可知道朝中有多少人因为你一朝官拜侍郎所以心存不满?这时候你本就该收敛风头,踏实地在礼部做上几年才对……但是皇上这一招就把你推到了高处,这不是木秀于林么?”
公孙策眼皮一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包拯看公孙神色有异,心有不忍,不过还是咬咬牙说:“皇上只怕是对你有所顾虑……甚至是,认为你有异心。”
……
过了半晌都没听到公孙的回答,包拯忍不住转头去,这才发现公孙策竟然在笑,惊得他一时间说不上话来。
公孙策双眼湿润,笑得似乎连气也喘不上来了:“谁有异心?是说我——公孙策?”他拍拍包拯,摇头道,“傻大包,圣意猜错了,可是要掉脑袋的。小心祸从口出啊!”
包拯瞅着他没吭声,好一会儿才低声说道:“我不多说,你明白就好了。”
公孙策点头,尽管脸上还是笑着,后脊背却感到一阵发凉。
他虽然嘴上强撑,但心里其实已经信了七八分——包拯看人准、揣测人心更准……断案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每日都能看见的人呢?
若是别人揽上这个肥差事,只怕早就兴奋地难以自持了。毕竟对于礼部的官员来说,被钦定主持破岁的祭天地大典,代表着皇上的信任和无上的荣誉,还有之后明眼可见的升迁通途。
可是……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成了一道深渊天堑,叫人进退维谷?
公孙策不由得想起了不久前,游历四方的小风筝给他寄来的一封信:
“……公孙大哥,我这几日夜观天象,似有妖星近月、滚雷震地,便为你卜了一卦。上乾下坤,否卦,凶中带险。智者如斯,须知卦象虽如此,但世事在于人为,望你多加珍重。”
相国寺处东山山顶,可以遥望开封城。每到正点时辰,都会鸣钟示意,钟声如洪,席卷山林。
一行四人爬到相国寺门口,发现展昭的师兄——新任主持戒空大师早就已经等在那里了。他似乎早知道公孙他们会来,“阿弥陀佛”地合手作礼:“众位施主,许久不见,贫僧已等候多时。”
几人拱手还礼,心下觉得甚是奇怪。公孙策上前向主持说明来意,戒空欣然同意,还亲自带着他们到寺中介绍以往祭天大典的流程,小蛮也在一旁加以解说。
公孙策听得仔细,一旁展昭就凑到他师兄身边小声问:“师兄,你怎么好像知道我们要来?谁跟你说的?”
戒空摇头摆手:“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展昭抱着剑,一脸不爽。
待几人把整个相国寺走遍,已经过了午膳时分,戒空主持叫小弟子再为他们准备一份斋饭,让他们稍等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