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玄亮同人)白帝春深_作者:艾草(149)

2018-02-15 艾草

  “先帝尝言,虽托吾以讨贼,惜者,不能亲见吾绥靖天下,以除暴乱。吾当时即对先帝许愿,愿先帝魂灵,归于天地之间,形魄亦当永伴臣之身侧。他不会看不见的…”

  “今吾兵出秦川,关中震动。又值新月诞生之际…先帝之魂魄,自当随月魄重生归来。《周书》有云:“维正月既生魄,王访于周公。”吾依古人之语,即知先帝确实来过。不必问赵直了。”

  “……”姜维怔然看着诸葛亮。而诸葛亮笑望着那西方将落的新月,神态虔诚哀恋,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前后言语的矛盾。姜维心想,这就是不知所云吧。

  番外四

  【玄亮/阿斗视角】故国客

  故国客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人都说我父亲像高皇帝。

  或许,或许吧!但有一点他绝对不像。

  高皇帝曾说:“非刘姓而为王者,天下共诛之。”

  可我父亲却给我起了这么一个不祥的名字:“禅”。试问哪一个皇帝,会给自己的孩子取这种名字?是要孩子把天下拱手禅让给他人吗?

  是的,我父亲就是这样告诉我。若我不能做一个明主,不如将天下禅让给贤能的人。

  他其实跟所有乱世中的平民百姓一样,渴望天下太平。他说,当人们连一口果腹的粮食也没有,随时受刀兵之危的时候,谁当皇帝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这一点他体会得太深刻了。

  但是我不懂。我生下来的时候,他已经是四海闻名的天下雄主。我尚未成年,他已当上了皇帝。

  我兄长叫刘封,我叫刘禅。封禅,封禅。封于泰山,禅于梁父!谁不知道相父的父亲是泰山郡丞,而相父高卧隆中时最爱梁父吟?乐竟为章,止戈为武,是父亲与相父共同的梦想。相父的母亲,就是姓章。后来父亲让我封相父武乡侯…

  父亲对我,不可谓不疼爱。但父亲心中更在意的,还是与谋臣兄弟们的情义。这些对他来说,比江山大业更重要。

  他当上皇帝,我当上太子的那一天,我终于忍不住了。我问他:“父皇,您真愿意把汉家天下,让与他人?”

  父亲时常外出征战,没有太多时间管我,但只要面对我时,就非常严厉。今天说这句话,我绝对是脑子不正常,准备要挨他打了…

  然而父亲望着我半晌,却是温和说:“夏传子,家天下。法尧禅舜之事,自是断绝。况朕德薄,不能再启尧舜之道。身为天子,亦不能将天下与人。”

  我有些惊讶。他立刻吩咐我去取《孟子》过来。我捧了书回来,他又问:“万章章句。可知是哪一段?”

  我摇摇头。

  他叹了口气。亲自取了书过来,翻到一页,让我照着念。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熟与之?’

  曰:‘天与之。’”

  “好。”父亲止住我:“你说说看?”

  我说:“若依孟子所言,父皇虽为天子,也不能将天下给他人。只有上天才能将天下交给一个人。”

  父亲点头:“尧把舜推荐给上天,而上天接受了他。宣示于人民,而人民也接受了他。舜方能拥有天下。一个人能否有天下,不是帝王所能决定的。要由上天与百姓来决定。”

  “上天要如何接受一个人呢?”我又问。

  父亲又指着章句让我念。我捧书长跪念道: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

  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我沉默了下去。

  …相父通晓仪礼,善于主持祭祀。总理政事,更无处不妥善。百姓皆畏而爱之…

  父亲又道:“周书有云:‘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五谷祭品算不得芳香,只有美德会芳香四溢。又云:‘民不易物,惟德繁物。’人们的祭品没有什么不同,只有有美德的人的祭品神明才会享用。君主没有德行,民众就不会和睦,神明也不会享用他的祭品。神明所依凭的, 在于人的德行罢了。”

  父亲留下这句话,就起身走了。留下我闷闷不乐一整个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