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玄亮同人)白帝春深_作者:艾草(90)

2018-02-15 艾草

  后来丞相那边,果然有投降的士卒逃回城中。丞相知计已成,领兵前驻白帝,佯作有疾,自坐四轮车,羽扇纶巾,带着少许兵马,去关前挑战。白帝城太守认为丞相兵马已失大半,还以为真的就剩下这一两千人了。又见丞相一介文弱之士,也敢领兵来攻。于是大开城门,杀了出来。

  岂知丞相见此,弃了四轮小车,迅疾登车。令旗指处,鼓声震天。我方埋伏好的兵马尽皆杀出。丞相挥动羽扇,三军随其进止,皆按排演教习好的八阵而行。丞相统兵,因得章法,训练有素,虽率数千人,其所兴造,若数万之功。白帝城守军哪里见过这等阵势,被杀得大败而归。死守城池,再也不肯出来。

  丞相首战挫其锐气。可接下来白帝城险峻异常,易守难攻的事实摆在那里。虽然战败之后兵马折损不少,若我等蚁战强攻,或可将城池拿下。然而这样我军损伤也必然严重。丞相爱惜将士,也绝不愿为此。”

  赵统听得怔然:“那…可该怎么办?”

  赵云笑道:“接下来,可就是谁也想不到的了。丞相说那叫做奇技淫巧,可阿爷认为只要能用之以下城池,就是深谋大略。

  在我领兵溯江而上之后的一天夜里,终于看见了丞相信号。那是丞相少时自己设计制造的天灯。以竹木为框架,外包油纸。内放烛火。高约一丈。燃烧之时冉冉上升,夜里望去,光明如满月。又无别人使用,人多半会以为是百姓所放自娱,不知这是兵家信号。我见天灯,就领兵穿越山岭,回到白帝城。从高处望去,亦已见丞相领兵,于山下发动攻势。八阵如云,羽缴交驰,鼓声震天。丞相戎装亲临阵前,激励士卒攻城。数十座百尺井阑逐渐合围,其上弩箭如雨,射入城中。我军呼喊之势,盖过了滔滔江水之声。真是好不振奋人心!”

  赵云说到此,停了下来看着赵统。而赵统听得心醉神驰,一时没有回过神来。半晌方歪着头想了想:“不对。这是在深夜。阿爷在远处,怎能将战况看得如此清楚。”

  刘备笑而点头:“统儿思虑周详。”

  赵云亦笑道:“然也。且这夜里攻城,有一大忌讳。那就是城上有灯火。而我军却不能在攻城时同时手执火把。必得摸黑而上。这样只会徒增我军伤亡。故而兵家多所不取。你们可知丞相如何克服了这一致命短处,于谁都没有料到的深夜,举兵鼓噪攻城,让白帝城守兵全无预料,只得半夜爬起来应战,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赵广睁大了眼睛:“儿愿闻其详!”

  赵统歪头沉思,忽然一拍脑袋,叫道:“天灯!是不是天灯!”

  “统儿聪明!”赵云笑道:“正是如此!丞相放了数百盏天灯,照耀得整个白帝城亮如白昼。城中景况,被我军一览无馀!”

  赵统惊叹:“百盏天灯?那是怎样壮丽的情景!除了八阵如云,百尺井阑,鼓声震天…尚有亲临阵前的丞相,与漫天的天灯!可想当时三军是如何士气大振!”

  刘备欣喜得意之情溢于脸上,眼中亦有熠熠光芒:“人如其名,光照天地!羽扇挥处,三军振奋!竟使天灯自此之后被士卒百姓改唤作孔明灯!”

  赵云亦微笑道:“是啊…那一战的壮观情景,怕是古来从所未有。我等印象深刻,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而我直到入了白帝城,才知道丞相在攻城至一半,我方阵形交替,防守稍懈之际,中了城上放的冷箭。幸好穿的铠甲够厚,未伤要害,他不欲人知,竟撑持着继续指挥,直到攻下白帝城。”

  赵统倒吸了一口气。赵广亦是怔然。刘备叹道:“战场之上,矢石交攻。无人可保万全。统儿广儿,岂不见春秋时成公二年晋鞌之战。主帅必定亲掌旗鼓,激励士卒。阵形依旗而动,三军听鼓而行。旗鼓即是军心。当时晋国主帅与架车者都受了伤,却不敢停止击鼓。终于大克齐军。丞相与庞军师都深明此理。身为主帅,即使为流矢所中,他们也不会允许自己放下令旗,停止进攻。只是孔明当时比士元幸运一些,没有被射中要害。身为文士,他们不善于闪避格挡箭矢,可上战场时竟从不考虑这些。其勇不下于任何一位虎将。孔明指挥三军,极有章法,故勇而能斗,战则必克。朕不是不知。只是不愿他再冒此大险,才连年令他留镇成都,不得随军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