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贾琏_作者:香溪河畔草(347)

2018-02-13 香溪河畔草

  贾琏刚要磕头,乾元帝便挥手乱戳:“你说说,那个米氏母子怎么回事?”

  贾琏回道:“回皇上,他们是湖广逃难的渔民,也是李明堂推下江心的妻子,更是皇上要微臣缉拿的运河盗匪。”

  乾元帝皱眉:“你有什么凭据说他们是渔民?又有什么凭据说他们是盗匪?”

  贾琏命人便将从行不带进宫的一个匣子打开:“皇上请看,这是李明堂的少卿官袍。至于是不是湖广渔民,微臣没有证据。还有,微臣断定那小豹子就是李明堂之子,因为微臣看到了李明堂的画像,小豹子的眉眼跟他神似。”

  乾元帝一哼:“这个有眼睛的人一看便知。关键是,李明堂有没有谋财害命?”

  贾琏言道;“微臣调查过,李明堂在他前妻失踪后三月迎娶了继室,那继室进门不过六个月就生下儿子。虽然她们号称七个月早产,是不是早产,只要把当时稳婆提来一问便知。一个人在妻子死后不满周年便匆匆娶妻,六个月生下孩子,这其中的猫腻一看便知。李明堂杀妻灭子的动机十分明确,他要另娶高门。”

  乾元帝睨着贾琏:“这就是你为何一定要奏请朕诏安的原因?”

  贾琏一愣。

  他舅舅微笑点头。

  乾元帝看过贾琏的私信。

  他想帮小豹子的话也被乾元帝知道了?

  第124章124

  贾琏额头上的汗也下来了。

  他心里叹息,遇到这样坑外甥的舅舅也是没法子啊。

  贾琏也只有实话实说了,他很干脆的点头承认了。

  乾元帝道:“记得当初你就极力主张诏安,却是为何?朕记得,那时候你也不认得他们?”

  贾琏言道:“陛下当初急调微臣进京,微臣不明所以,故而跟冯紫英打探,这才知道运河出了盗匪。微臣十分讶异,故而去顺天府调阅了卷宗。结果,微臣发现他们与其他盗匪的穷凶极恶很是不同。他们并不是所有的官船与商船都抢,且他们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他们不伤害人命,还会给商人留下一定的本钱,让他们可以东山再起。这一点看起来有些儿戏,其实透出了一个很重要信息,这群盗匪并非心狠手辣,十恶不赦的惯匪。”

  贾琏因此断言:“微臣因此猜测他们有苦衷。”

  乾元帝冷笑:“有苦衷就不是盗匪了?”

  贾琏识相的闭上了嘴巴,他想救人,却不想把自己搭上。

  乾元帝蓦地发现贾琏不说话了,很奇怪:“你怎么不说了?”

  贾琏恭敬的言道:“微臣在等候陛下指教!”

  乾元帝又是冷哼:“继续!”

  “后来,微臣仔细分析了李少卿被绑架的案子,微臣从李明堂夫妻被迫负荆请罪这点看出了端倪。微臣以为这是私仇,并非皇上所言挑衅皇权。所以,那时候,微臣主张诏安,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圣上因为要杀鸡儆猴,微臣也觉得盗匪实在是有可恨之处,就放弃了争辩。”

  乾元帝闻言一嗤:“哦,你还是满忠心于朕,那怎么又改了心意,让你舅舅促成诏安呢?”

  贾琏言道:“这一次,微臣微服混入他们之中,经过详细盘查,微臣发觉他们不仅没有惯匪的心狠手辣,还有些心慈手软。微臣再次动了说服陛下诏安之心。微臣主张诏安,有两个考量。其一,他们劫道初衷,其实是为了报私仇,并未伤害人命,财产也没挥霍,这一次都入了兵部,那些药材粮食,兵部都用得上,论起来,他们实在没有必杀之罪。”

  “其二,朝廷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这些渔民懂水性,适应船上生活,习惯在船上操作。而我们目前在海疆的军队,欠缺在船上作战的经验,微臣因此认为,他们的经验可以借鉴,不如把他们诏安,发往海疆效力。”

  乾元帝闻言拧眉沉默,若有所思,半晌一笑:“哼,你这个心软的毛病宗室改不掉啊!”

  贾琏低头认罪:“微臣知错,只是,微臣那时看着那小豹子如此年幼,却四处奔波替他母亲求医问药,微臣就觉得此子至诚至孝,并非心狠手辣之辈,若是能够引导他走上正途,于家于国都有利,也更能彰显陛下以孝治国的宗旨。”

  乾元帝哼笑:“看来朕不得不听从你的劝解啊,否则,岂不是朕自打嘴巴,违背以孝治国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