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百花苑的花草布局极好,看来他的这位未来太子妃也是风雅之人,只是,这苑中最大的一棵树却是枯的,别的花儿都已绽放,唯独这颗,红衣青年勾唇一笑,倾倒众生,倒是有趣的很。远处的佳人渐渐走近,今日的元淳公主一袭粉衣,头上的梅花簪栩栩如生,小姑娘笑得开心,漂亮的很。
元嵩静坐在牢房里,身上的囚服干干净净,整个人沉稳了不少。一般犯了罪的皇子都会被送到大理寺宗府天牢严加审问,但他被关以来狱卒们不仅好吃好喝的对待,态度也十分恭敬。他从这些人的交谈里模糊听出元淳公主,大梁太子这些字眼,心中的不安一点点扩大,淳儿,你可千万别做傻事。
魏帝尽量板着脸维持着帝王的威严,但从紧抓着龙椅的手和眼中的激动神情来看,心情十分不错。
“萧策,这是你的意思还是你父皇的意思?你要知道,淳儿可是我捧在手心十六年的宝贝女儿。这事可不能马虎。”
红衣青年笑的邪魅,“自然是我父皇的意思,元淳公主性子可爱,萧策十分心悦。这个,自然是聘礼。”
“好,好,淳儿交给你,朕就放心了。”
魏帝永熙三年九月二十,一道旨意被送入琼华殿,不久昭告天下,皇女元淳秀外慧中,恭谨端敏,朕躬闻之甚悦,特封为颖颜长公主,赐予梁国太子萧策,允其成婚,一切礼仪,交由礼部六司操办,布告天下,咸使闻之。钦此。消息像风一样传遍长安城,据可靠消息称,由于大梁皇帝想尽早见到未来的儿媳,大婚送嫁之日便紧急提前到十月一日。
萧十三看着主子难得皱眉的模样,轻声询问:“太子殿下可是担心皇上生气?”
萧策摆摆手让影卫退了出去,昨日他去见魏帝,为了求娶元淳公主,割让了大梁北方十城,真是个老狐狸,不过么,想起那个笑容可爱的小少女,萧策的脸上露出玩味的神情。被自己的女儿盯上都不知道,真是够笨的。
那日琼华殿的百花苑里,那个笑容灿烂的小公主挥退侍从,在他耳边轻柔说道:“萧太子,我们做个交易吧,我帮你除了萧玉,你帮我杀了我父皇。”啧啧,真是个凶残的小可爱。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发现小可爱们都很聪明哟,爱你们,么么
我发现了,为什么十有八九和大麻烦都是敏感词╮(╯▽╰)╭
☆、这是第三十四章
长安城的夜晚依旧繁华,京都的百姓们谈笑风生,讨论着十日后元淳公主的大婚,女人们的话语里流出深深的羡慕,一出生就是公主,出嫁后变成太子妃,更近一步,那可是未来的一国之母呢。
门阀中的贵族女子就完全是幸灾乐祸了,若是真的喜爱这个女儿,魏帝根本不会同意将公主远嫁,再者,大魏与大梁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和谐。公主嫁去梁国,孤苦无依,虽然那大梁太子现在对公主颇为怜惜,但那风流的性子,恐怕也不会护着公主太久的。
无论坊间流传如何,元淳公主的大婚事宜仍然忙碌的准备了起来。
永福宫里点着琉璃灯,脱去了华服的贵妃眉眼温和,一针一线的缝着女儿嫁衣。其实得了封号的公主大婚时所用的嫁衣和各种衣物皆是由尚衣局按照惯例缝制的。但贵妃从两年前便开始物色世家子弟的人选,也开始着手准备女儿的嫁妆,原本想着青山院的宇文玥是个好人选,但那孩子心太冷,而且,并不喜欢淳儿。她的这一生活在争宠和算计里,所以她想让自己的淳儿能好好的嫁给一个疼爱妻子之人,但世事无常,伴随着失宠,她的女儿也要面临和自己一样的命运。不甘心啊。
喜儿放缓了步子,为琉璃盏里添了灯油,轻轻说道:“娘娘,夜深了,明日再缝吧,您病才好,这样伤眼伤身。”
“无碍,我这些天躺了那么些时日,倒是不觉得累了,对了,淳儿今日可有来过?”
“公主今日午时来的,说是自己做了一盒点心,想让您尝尝。”侍女想起那盒糕点的卖相,悄悄抿了抿唇,魏贵妃弯了唇角,笑道:“她那手艺,也就嵩儿给点面子,每次都捧场。”说起元嵩,贵妃的脸色落寞不少,她如今失宠,魏帝已很久没来永福宫了,如今的兰淑仪前几日查出身孕,被封了兰妃。她在宫里呆了半辈子,第一次觉得这样难熬。
喜儿看着娘娘好不容易舒展的眉头又拢上一层忧愁,轻声宽慰:“娘娘,切莫忧思过重,一切都会有办法的,”停顿了一下,小侍女缓缓出声:“娘娘,奴婢听采薇说公主似乎对燕世子的事格外上心,最近宫里流传,燕北不稳,陛下有意让燕世子回燕北主持大局呢。”状似不经意的话却让魏贵妃陷入了沉思,记得幼时,淳儿与燕洵便十分要好,这些年她也有感觉,燕洵对淳儿也十分不同,如果……魏贵妃眼神渐渐坚定起来。她的儿子前途未卜,她决不能再失去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