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说着,眼睛看向了我,我起身福了福身,道:“民女蔺怀瑾,见过皇后娘娘。”
“娘娘,她就是前些日子陛下赐给殿下的妾。”誉王妃接着补充道。
我心中一万个想洗清,但也深知现在不是时候,只得傻笑着。
皇后上下打量了我两眼,道:“模样倒是不错,婚嫁也是可以的,不过,你出身如何?”
“回皇后娘娘,民女出身卑微,生在江湖长在江湖,若有什么礼数不周的地方,还请娘娘见谅。”
我提前给皇后打了个预防针,省的等会儿找我的不快;但没让我料到的,皇后竟然不在意我的出身,反而说出身江湖,或许也可以帮助誉王;看来这对母子的野心存在了不是一两日了。
话还没说几句,便走进一个婢女,说是宸妃与静嫔来给她请安;皇后自然没什么理由拒绝,就让她们进了来;我起身行了个礼,却不敢看静嫔一眼。
申时刚过,大家便起身前往昭阳殿,参加今年的中秋佳宴;我跟随誉王妃等人,先进入了殿内。
顷刻,皇后与陛下齐齐从内室走出,在场人皆站起,面对梁帝行了大礼。
梁帝扫了全场一眼,坐到龙椅上道:“嗯,坐吧。”
“谢陛下。”
我慢慢的坐到垫子上,悄悄望向斜对面的景琰,却与他的眼神撞在了一起,我连忙转开视线,看向坐在他身旁的祁王殿下;我心中默默的告诉自己,淡定,淡定,不要想太多,不要乱了阵脚。
景琰看了我一会儿,也转过了头,这才让我呼出了一口长气,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在怕什么,反正就是不敢正视他。
梁帝大体说了几句佳节快乐之类的话语,便开始了宴席,歌舞之后酒过三巡,许多人都不像开宴时那样拘谨,梁帝也慢慢的笑了开来。
“父皇,我近日找了一些儒家住进了府中,天天与他们讨论儒家之道,儿臣觉得,要治理这天下,就需要父皇这样的明君啊!儿臣内心非常的仰望父皇,这杯酒儿臣要敬给父皇,向父皇学习!”
萧景宣端起桌上的酒杯,起身对梁帝说罢,一口将酒喝了个干净。
梁帝本就带着点醉意,听到他这番话,甚是开心,哈哈大笑,紧接着就赏了萧景宣,越贵妃看在眼中,面上浮现的笑意也无丝毫的掩饰。
“太皇太后驾到!”
大殿外响起公公的传声,所有人再次起身,太皇太后缓缓走进大殿,梁帝让到一旁,高湛命人拿了把龙椅供梁帝坐,太皇太后移动到方才的梁帝的位置,慢慢的坐了下。
“参见太皇太后。”
“哎,都坐吧!”
“谢太皇太后!”
舞蹈重新跳起,我向高位上看去,梁帝跟言侯聊起了往事,言侯脸上洋溢的笑容,让我感到心痛,是有怎样的强大内心啊,才能这样跟抢走自己心爱人的人说话,君臣……果然是永远摸不透的一层关系。
想罢,我轻摇了下头,端起桌上的酒杯灌入了肚中;是该鼓起勇气了。
“陛下。”我起身对梁帝作了一偮,“民女今日能入宫随大家一同过节,甚是荣幸,便从阁中取了一物,献于陛下,望陛下笑纳。”
说着,我从袖口中拿出一个细长的小盒子,递给了一个公公。
梁帝转过眼来看了看我,接过高湛拿过的盒子,慢慢拆了开,当他看到礼物的那一刻,眉毛高挑,嘴角上扬,我断定,他是喜欢这个礼物的。
梁帝将东西拿在手上反复看着,问道:“这不是个普通的毛笔啊,是什么啊?”
“回陛下,这只毛笔名为金笔,民女觉得太为通俗,便临时给改成了御金笔,为御前金笔之意;这只御金笔是由纯金打造而成,笔的整个形状打造成了竹子的模样,一节一节的竹子为四君子的青竹之意;笔上凸出的菊花花纹,代表着长寿与吉祥,这也是菊花深秋不畏秋寒的之意。此笔献于陛下,望陛下手握金笔,指点江山。”
梁帝听完,掩不住的喜悦,开心道:“哈哈哈哈,好!好笔!朕还真没用过金子做的笔呢!高湛,赏。”
高湛看了看我,低声对梁帝道:“陛下,她毕竟是江湖中人,您看赏些什么合适?”
梁帝听后,抬头看向我,思虑了片刻,突然想到了什么,“哎,我记得上次好像将你赏给了景桓,但还没定婚期是吧,要不今日就将婚期定下来?”说着,梁帝转头看向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连忙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