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清明时节】
初春的午后总是带着暖暖的味道,让人身心舒畅;梁帝慢慢的散步在花园当中,微风吹来带着阵阵海棠花香,梁帝微微闭眼深吸了一口,侧头对高湛言道:“什么花这么香?”
高湛走上前,笑颜道:“回陛下,是惠妃娘娘宫里的海棠花。”
海棠花,海棠花,梁帝想着,向前走了几步,突然转身问道:“景琰去东海多久了?”
“回陛下,四五个月是有了。”
梁帝点了点头,思考了片刻,道:“够久了,也应该将他召回了;你派人在翊清宫备好纸墨。”
高湛一听,便懂了梁帝意思,转头吩咐着一个小太监:“去,将圣旨备好送到翊清宫,告诉翊清宫的人准备接驾。”
“是。”
梁帝慢悠悠的走在前面,一路从花园中,移驾到了翊清宫;而翊清宫的人都已经跪了满地,静等圣驾来临。
(金陵城,言侯府)
一向人烟就不多的言侯府,自从赤焰案后,人就更少了;景睿在门口下了马,将马交给门口侍卫,直接走了进去。
豫津听到马儿的声响,便知道是景睿来了,他在屋里直接喊道:“景睿,我在偏厅!”
景睿也早就对他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转了个身就进了偏厅。
“你家下人怎么越来越少了?言侯爷不在啊?”景睿走到豫津身旁,看着他收拾的包袱问道。
豫津小心翼翼的折好银票,塞在叠好的衣服中,然后不在意的对景睿言道:“别提了,我爹从一个月前突然喜欢上了求仙问道,遣散了大部分的下人,还天天在城外的道观里,我都有好几天没见着他了;不过正好,我就解放了!哈哈。”
景睿大致巡视了下房间,突然发现了原来再偏厅的紫玉笛不见了,他记得那是小瑾送给豫津的生辰礼物,豫津一直宝贝的很,难不成他要带到乾州去?景睿想着,开口问道:“豫津,你放在置物架上的紫玉笛怎么不见了?你不会要带到乾州去吧。”
“嘘。”豫津赶紧跳起来捂住景睿的嘴巴,偷偷看了下周围,小声地在景睿耳边言道:“出去跟你说。”
豫津打好包袱,背起来走到府门口,此时门口已经是两匹马了;豫津将包袱挂在马背上,轻轻一跃便上了马,拉起马绳向城门口走去;景睿跟在他身后,也没再问什么,因为景睿知道,他不问,豫津也会忍不住说的。
果然刚出城门不远,豫津便开始了。
“你是不知道,我爹最近不知怎么了,府中上下不准再提到有关赤焰案的人,要不是我机智,估计那只紫玉笛早已粉身碎骨了;哎景睿,话说你真是好命啊,每次出大事时,你都正好在外游历,不像我,每次都被我爹禁足;不过我是不信他们会谋反,但也说不准。”
景睿眼中闪过一丝忧伤,抿了抿嘴回道:“你觉得是好命吗?我到底希望自己当时是在城中的,起码还能知道些情况,现在倒好,事情到底是怎样的我们都不知道,又怎能乱下定论;不瞒你说,我曾去过两次乱葬岗,但未找到祁王殿下与小瑾的遗体。”
“你半月前才回的京城,怎么可能找的到,被野兽叼去了也未尝不可能,唉,可惜我到最后都没能跟怀瑾姐姐说上句话;不然我还可以知道她有什么心愿未了,也好帮帮她呀。”
“你就嘴硬吧,知道她被赐死的消息时,你一定偷偷的哭过了,我还不知道你?”
“胡说,我是男子汉,才不哭呢,估计哭的是你吧!不然你怎么还留着这个手绢啊,我记得这个当初是靖王殿下成亲之日,你给怀瑾姐姐擦嘴的手绢吧。”
豫津说着,看到了景睿怀中手绢窜出来一个角,便趁景睿不注意拽了出来,拿在手里得意的摇了摇,脚下轻轻夹了下马儿。
景睿一看,伸手摸向怀中,果然……
“你还给我!不然我不带你去乾州玩儿了!驾。”
两人这么一跑一追,渐渐的远离了金陵城。
(二月二十清明节,琅琊山,琅琊阁)
天还未亮,我便起了床,披上黑色披风,带上帽子与手套,从床底拿出准备好的篮子,轻轻推门走了出去。
由于武功全无,我只能用迷魂散迷晕了门童,向山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