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十五,林如海却收到一封贾政的信,请他帮忙请些通文精术的学者们去山西当先生,四书五经可以分开,还有君子六艺各有擅长者也不妨事。
“不是说要办的大事是追补亏空吗?怎么想到了找人去教书?难道是要给孩子们启蒙?”贾敏亲自沏茶递给林如海,凑过头也把信看全了。
林如海笑着,“你没看仔细,内兄筹办了一个山西学院,在白山那里,是要模仿着岳麗学院而建的,好啊!这等功在千秋,可留名万世的好事,此生能办一件也是余生足已!”山西学院一成,就算是贾政完成不了亏空任务,被罢官免职,那整个山西也可留下他的大名!
如若可以,他也想去学院继续攻书育人,身边伴有娇妻爱女,夫复何求!他如今这个兰台寺大夫,却是要负责纠察弹劾的,他们这些小御史,即不敢参高官厚位的官员,却又要寻些鸡毛蒜皮的事还参奏!这等勾心斗角,实是让他厌烦。
想来内兄被放任一方,虽是千头万绪,巨坑待填,皇令诏诏,任重急迫,却仍然未曾忘却本心,实在是难得难得啊!
也难怪皇上会让内兄担此大任,果然是慧眼识人!更何况,内兄代表的是旧氏族功臣旧子,他若能得到重用……皇上这是千金买骨啊!林如海心中咂舌,果然是帝王心术。
贾敏见哥哥要办的事,夫君都赞好,自然与有荣焉,便道,“那你尽可以介绍你那些同科进士了。”过五关斩六将,百子进龙门,有幸登龙榜已是难上加难,要想马上派差,那更是不易,贾敏知道自家夫君就暗自资助了好几位同科呢。
“不成不成,他们还太年轻了!”林如海展开笔墨,“还需得请几位老先生才是主要,新书院内,没有几位德高望重的,怎么能行呢!”
“那您写吧,我跟玉儿去母亲那里坐会子。”
贾敏见他全神贯注措字写信,不想打扰他,便出来领着黛玉一同往贾母处散散。
得中探花之后,皇上给点了兰台寺大夫,在京中任职。二哥贾政被派去了山西追补亏空,位虽高责却重,二嫂子为了贾家领着孩子们都跟去了,他们一家人在外边,母亲未免挂心烦忧,时常叹息。大哥就找了她来,请她一家在贾家里略住些日子,让她老人家能开心些。
再说她膝下只有玉儿一个,到贾府里,还有个迎姐儿,跟史家的姑娘湘云一起伴着,贾家也有先生教书,如今是大嫂子管事,事事都周到妥帖,大家开心岂不是两便,就先在此住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最近都好冷淡啊,鱼摸摸毛~如果此章留言超过三十,我就加更好不好,星眼眼望住。
第111章 同意
贾政要办书院这件事, 自然也不会瞒着家里老太太跟两位哥哥, 贾敬倒还罢了,点头称赞,要请他出些自家府上的珍品抄本,增加学院中书籍收藏, 那自是应允,立马就叫来自己的清客们,自己也一同用笔。
贾珍是喜得又是一蹦三尺高, 只嚷着说这也是贾门的千秋功德, 他一定要助叔叔一臂之力, 他这两年虽不敢说在园林上精通,可认识不少人,特别是有位山子野,极为擅长垒山堆土、起楼竖阁,载竹种花,一应景点都如数加珍, 如今正在修筑的宁国府花园,就由他出图监工, 已经有了五六分模样, 等到花树等长出来, 定然是一番好景色。
“哼,你,你不要想了,当初你叔叔万不得已, 才会让你这小子去了山西一趟,让你尝到甜头了是吧?还想再去,不行!不许去!”贾敬摇头,“你也跟我好好抄些书,印些送过去才是正理。”
贾珍何止是尝到了甜头,他一想到在山西的那些日子,简直觉得自己以前的日子都是白过了的,什么私妓什么偷窥,那都是小道,上不得大雅之堂!想那山西十大名妓,可是他贾珍选出来的,啧啧啧,要不是要深藏功与名,他巴不得天下人都知道那考官是他!
好容易又有机会去山西,他的心早就往二叔那边飞过去了!
“父亲,我的字您是知道的,还不如佩凤呢,她那笔蝇头小楷倒是不错,我让她过来给您抄书好不好?她还会抄经呢,每天都抄。”
佩凤原是小尼姑,别的字不通,可佛经道文没抄个上万也有成千遍,虽然她一心一意跟着贾珍,但这些事她倒是没忘。家里的祭祀之事,尤氏有了身孕之后就全部交给她去打点,从未出过任何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