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找他们吧!”有女人提议道。边境的妇女们大多都会骑马,行为作风也不如中原人那般保守。此言一出立即有人符合。
“我也跟你们一起去。”孟姜说道。
大家都知道在收养孟姜的老夫妇死了之后,一直是常羽在照顾他。对他要同去的行为并无异议。正商量时,却见一个孩子突然站起来指着孟姜到:“我看见常大哥走的那晚去找你了,一定是你给他带来了灾难!跟你沾上的都没好事!”
孟姜闻言,愣在了原地。他甚至来不及想这个孩子有没有看见他和常羽牵手。
他怔怔地环顾着周围的人,所有人都在看着他,眼神里是他从小到大都熟悉的,对他避之不及又厌弃的神情。
孟姜不禁想,究竟为什么所有人对他会是这种态度?他真的会招惹灾祸吗?死水河里漂来的孩子,孟爷爷和孟奶奶真的都是他克死的吗?
“不!不是这样的!”孟姜忽地大喊出声,紧接着跑了出去。
他记得羽哥院子里还有一匹马,他要去找他!他一定会把羽哥带回来的,如果他真的会带来灾难,那他就去把灾难带给那些匈奴人!
三、边境不宁
可是孟姜并不会骑马,凭着一时冲动跨上了常羽后院那匹黄马。马儿飞奔出城之后他却并不知道该如何指挥它,也不知道该往哪边走。黄马载着他在林间飞奔,孟姜开始慌了。
“羽哥……你一定要带我找到羽哥啊。”孟姜攥紧了马儿的鬃毛。
寂静的树林中蓦地传出一声唿哨。黄马骤然停下,转头向哨响的方向跑去。孟姜昂起头向那边看去,有人群!
黄马一路冲进树林,被人喝住并且拽住了缰绳。
“羽哥!”孟姜惊喜地大喊出声,没想到树林中的人群,竟然就是护卫队的大家。
常羽皱着眉将他抱下马。“你怎么来了?”
孟姜这一上午又惊又喜,见到常羽一激动,眼泪刷地就落了下来。
“你,你别哭呀。”常羽见到孟姜的眼泪一时慌了手脚,旁边的人们理解地笑笑,都以为孟姜是担心常羽才找了出来,留下他们兄弟两人独处。
常羽把孟姜搂进怀里,拍拍他的头轻声安慰道:“别担心,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孟姜紧紧环住常羽的腰,脑袋埋在常羽胸前不肯抬起来。
常羽耐心地安慰着他,告诉他这次护卫队悄悄跟着匈奴人来到了他们驻扎营地的地方,烧了粮草和营地,又为了避开匈奴人的耳目才在树林里掩藏了两天。
孟姜小声地啜泣着:“我,我还以为……我给你带来灾祸了。”
“瞎说什么!”常羽轻拍了一下孟姜的脑袋。“你十岁的时候孟爷爷和孟奶奶走的,我守着你六年,哪有什么灾祸。”
“羽哥……”
“乖,别听其他人瞎说。羽哥喜欢你的。”
“嗯。”孟姜好不容易止住了眼泪又羞红了脸,直到回去也一直低着头。
……
护卫队烧了边境匈奴人驻扎地的粮草,那天顺风,大火连着把匈奴人的营帐也烧了个干净。匈奴队伍元气大伤,这件事很快被边境的探子传到了北面驻扎的本国大军之中。没过几日,就有伍长领人来城中征兵了。
“羽哥,羽哥!”孟姜欣喜地奔进常羽家中,手里拿着一张刚从城门上揭下来的征兵启事。
正在院中擦着剑的常羽抬起头,就见孟姜一脸兴奋地看着他,脸上因为刚才的奔跑还浮着一层红晕。
“怎么了?”常羽站起身,帮他整理跑乱了的头发。
“伍长带人来征兵了!你不用等到来年春天那么久了!”孟姜开心地说道。
每年春季是征兵的时候。常羽几年前就有了参军的打算,可又不放心将还是小孩儿的孟姜独自留下。孟姜深知常羽的想法,便与他约定好,等自己满了十六岁,常羽就去入伍。他还有一个月就满十六了。而征兵又提前了,常羽现在入伍再合适不过了。
“你希望我去参军吗?”常羽问。
“当然啦。”孟姜使劲点点头。“羽哥这么厉害,是要当将军带兵打跑匈奴人的。打到他们不敢再来,然后你就会回来,就再也不用走了。”
常羽看着孟姜亮亮的眼睛,他懂他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