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小妹直言,女人家记性浅,还是希望夫婿多说甜言蜜语的,兄长以往在金陵不就做的很好吗?”
朱清被薛逊定睛看的忐忑,低声道:“小妹逾矩了。”
“不,你有话说。”薛逊曲起食指和中指,轻敲桌面,道:“说吧。”
朱清定了定神,大胆道:“小妹观兄长对长嫂好似有所疏离,不知何故?兄长多次提及长嫂不擅外务,可外务从来不是当家主母该擅长的。至于内宅交往,长嫂才上手几个月,多练几次就好。再不济,不是还有小妹吗?再退一步说,就是长嫂一直这样,以兄长的地位,也不会有人不长眼得罪主母。”
薛逊闭眼叹息,真是他强求了吗?在他心里,妻子从不是只管内宅琐事的,并肩而立才是夫妻。若是不能携手共进,至少要不让他担忧,这样的薛王氏,如何教养儿女?
“放心吧。无论如何,她总是我的妻子,不纳妾是我的原则。”薛逊沉声道。
“朱清只盼兄长夫妻和睦。”朱清突然行大礼,严肃万分。
朝中御史爱上书说“帝后和睦”,难道是吃饱了撑的管别人的家事?是因为皇后、主母有巨大的象征意义。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今天薛逊不小心嗝屁了,薛蟠还未长成,最有资格接手这摊子势力的不是与薛逊血脉相连的薛越,而是薛王氏代子行事,继承亡夫遗志。所以,例如朱清这样的死忠党,恨不得他们夫妻恩爱,白首不离,以免内斗,空耗资源。
“起来吧,我知道了,你在内宅多教教她。”薛逊叹息,当初接手的时候,不就知道薛王氏是什么基础吗?现在也不急,不急……薛逊努力说服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真是奇怪了,作者收藏不停涨,文章收藏刷刷掉,正常来说不是刚好相反吗?亲们难道不喜欢这个故事?
第62章 薛逊列传
时间是检验一切的法宝,等到再次入冬的时候,南昌就以富庶繁华闻名天下了。
城墙经过多次修整,更显兼高大巍峨;宽阔的八匹马车并行的主街道,多少人在心里赞叹就是京城的朱雀大街也比不得;来往的商人络绎不绝,甚至有金发碧眼的海外番邦人的身影,路上是一片繁华富裕之态。江西商业被彻底盘活,一年的时间,给带来几千万两的赋税收入,百姓生活质量瞬间上了几个台阶,多少人慕名而来。
小户人家的女儿挎着篮子在兜售茶花、梅花,这是入冬之后难得的鲜亮之色,市井人家富裕了,也愿意花一两个铜板买这些“无用的花哨东西”。
一阵马蹄声引起了薛逊的主意,不知是哪家大胆的闺秀,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一群健壮侍女仆妇,急冲冲的过去。
“到底热闹起来了。”薛逊感叹。
“都是大人治理有方。”魏江奉承道。薛逊可信的人不多,金兽等老人早已分散各方,最差也是知县。魏江作为后面依附过来的,难得薛逊青眼相加,留在南昌任知府。
“魏兄说的是,在大人的治理下,咱们南昌让多少人羡慕啊。”张瑜笑道。
“没有梧桐树,难引金凤凰,今日不就引来你表哥吗?”薛逊打趣道。
张瑜是当初被推道杭州城下诈开城门的倒霉鬼,王叔奴官当不成了,但接手的是王蕴,张瑜和王蕴也算拐着弯儿的关系。
“末将自是南昌守将,不敢乱攀亲戚。”张瑜正色道,被亲戚关系绊倒一次已经够倒霉了,他可不想再来第二次。
“好了,走吧,王大人该到了。”
薛逊带头回布政使衙门,王蕴果然已经到了。南昌此时繁华,薛逊却生不出半点骄傲自满。他以为自己会在短时间内占据长江沿岸,收拢两湖两广,当初朝廷派戚威到南昌驻扎的目的会被他一一实现。事实上,谁都不是傻子。薛逊有野心,难道当地地方官是傻的吗?薛逊努力这么久,势力还是集中在江西境内,地盘还是当初那么大,欣慰的是江西百姓渐渐归心,尤其是分田和解放女子作为劳动力之后。今年秋收,百姓发现税收果然如同当初承诺的那般低,放下最后的顾虑,安心在江西扎根。
不仅地方官不傻,中枢官员更是老奸巨猾,给予地方更多的自治权,有多加挑拨平衡,地方依旧以中央为尊。单左入京之后火速赶往西北边境,挡住了西蛮人的入侵;南方海战过后朝廷修养身息,百姓开始发挥强大的韧性,火速复苏;西南苗夷等少数民族根本没机会作乱就被安抚镇压,平稳得好似从未起过波澜。各地开始大规模剿匪,去年打出造反旗号的几支起义队伍被消灭,类似小白龙王这种不是被中央军消灭了,是被地方势力收编了。原本摇摇欲坠即将分崩离析的天下居然又稳稳当当的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