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用吧,不就是修个园子吗?女人家爱美爱俏正常的,何至于……”朱厚照还是十五岁的纯良少年,虽然聪明,但还没学会狠毒。朱厚照话一出口就反应过来了,“你这是怕我巧立名目,折腾他们不成?”
“臣倒没这么多心。”严立德小小讽刺一句,道:“陛下犹如空中太阳,其他树木花草都围着太阳转,只要您偏向谁,谁就有了横行无忌的资本。大臣们像后宫的妃嫔一般,都盼着陛下亲近,你才是掌控主动权的那个,您又何必着急。”
朱厚照让严立德的比喻逗笑了,眉眼舒张,终于露出少年人的模样道:“就是不忿他们老拿辈分压人。”
“嗯,所以敢和陛下拿乔的您别别宠幸他,看他受得住深宫寂寞不?”严立德同仇敌忾道。
“行了,行了,知道你的意思了,放心,朕也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你也说了此计不好,朕改了就是。只是朕朝令夕改,朝臣又有话说了。”朱厚照现在还没破罐子破摔,他也一心想要做个明君,延续弘治中兴呢。
“人生在世,全靠演技。装一辈子,是君子。道行浅的,装半辈子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严立德指了指自己,“前半辈子君子,后半辈子不知道能不能继续装下去。”
朱厚照哈哈大笑,终于找回了在江湖上和严立德一起出游的肆意和亲近,笑道:“你呀,总是这么独辟蹊径。这么多人,只有你先去看过刘伴伴再来见朕,不像其他人,一面鄙夷内宦,一面奴颜婢膝。你和刘伴伴关系一定很好吧,才不忍心看他走上陌路。”
“小猫小狗养久了都有感情,更何况相处多年。”严立德随口道,朱厚照却心中咯噔一声,你会不会也觉得我狠心无情?
“如今内阁只有三人,我朝旧例内阁额最多可有七人,陛下不想让老臣独大,可在六部五寺中选人入内阁,不也一样达到目的吗?”严立德劝道,“明君从来是穿的住素衣,耐得住寂寞,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陛下静待水到渠成才好。”
第89章 严立德世家
严立德面圣第二日,皇帝就下了旨意,一是贬斥刘瑾极其同伙,说他趁皇帝生病,竟做出了在兽苑大肆采买,排演节目的事情,这完全是辜负皇帝的信任。但念在刘瑾并未酿成大祸,只让他平调为内官监首领太监。至于先前刘瑾要任司礼监的消息完全是谣言,何鼎执意为先帝守陵,皇帝厚赐之后,点了王安做司礼监。王安也是走了狗屎元,他以前也是皇帝做太子时的旧臣,可根本没挤入核心圈子,现在皇帝贬斥刘瑾一伙儿亲近旧人,何鼎这样的老资格又离职了,不正好把他显出来吗?
群臣听着消息简直嘴角抽搐,这是贬斥吗?内官监主要掌管皇帝所用器物,依旧是离皇帝最近的几个职位之一。内宦的依靠不就是皇帝吗?只要离皇帝近,总有重新起来的一天。
旨意之二就是增加内阁人数,各部尚书、左都御史补入内阁不提,就是吏部、户部侍郎都有进内阁的,焦芳、王鏊、刘宇补入,连严立德也赶上末班车一起进入内阁,此时内阁规模空前,一起达到了十一人。
和内阁进人的消息相比,刘瑾那些事儿都是小事,朝堂的目光又重新转到内阁中枢上来。此次进入内阁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严立德,他还未至而立,居然就能补入内阁,太年轻了!他刚从武将转文官,户部侍郎的位置做了不到两年,其中有半年在外面,这种升官速度,说他不是幸进都没人相信。更何况此次皇帝大规模补入内阁,就是在他面圣之后,朝臣不免要想,是不是他给自己求官了。皇帝念着两人的交情,不好意思直接提拔他,才选了这么多人当幌子。
严立德听到这消息当场傻眼,心想谁他妈红眼病犯了,这话也太得罪人了。哦,内阁阁老是幌子,别客气,让幌子多谢,大明官场人人都盼着这幌子呢!严立德不敢把自己当宇宙中心,以为什么都围着自己转呢。在此时,朝上论资历、论才干、论出身怎么轮不到他排前面。至于皇帝看中他一事更是无稽之谈,若是真倚重他,就不会把焦芳这人点进来了。焦芳是出了名的看不起南方人和武将,严立德不受地域歧视,但受职业歧视啊,而且严立德的名次在最末尾,哪儿看出重视来了。
皇帝的平衡手段用的越来越纯熟了,虽然认可了严立德的主意,但在人选上也有制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