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五行缺钱_作者:简梨(34)

2018-01-25 简梨

  “既然知道爷是谁,还拦着做什么?”金兽长叹一声,道:“得了,爷也不为难你,你说话也不算数,向内禀告吧。”

  “是,是,是。”门房点头哈腰的派了手下一个小子飞跑进去通禀。薛家的一个下人,在外面也是能自称爷的人物。

  金兽解下腰间的荷包丢给领头的门房,问道:“现在是谁当家?”

  门房捏了捏荷包,陪笑道:“金大爷,您知道的,万大人走了,这衙门就是同知老爷们暂代,而今武书大人年资最久呢。”

  “哼!你也是个不老实的。”金兽撇了一眼荷包,笑点道,“明知爷是薛家的人,还敢说这些不尽不实的鬼话。”

  门房悚然而惊,他们不像高层,清楚的知道薛家掌管密探机构通政司,但对薛家的奇异之处还是颇有了解,因为不知所以然,还往往带上了神秘崇拜的色彩。赶紧赔笑道:“金大爷冤枉小的了,这不是刚开场白,还没说道正题呢。”

  “那就把说说正题鲍大人吧,鲍大人号称‘包’大人,所知所行,无所不包,这样的人物,我也想瞻仰一二。”

  说话听音,门房听金兽口中说出鲍大人三字,就知道薛家肯定已经查清楚了,知府衙门做主的还是鲍文卿鲍大人。现在来问他,不过是求证对比罢了,也不知他们查出的真相是什么,有荷包的利诱、有薛家的威慑,门房把知道的都秃噜个干净。

  门房还在和金兽说话,去禀告的下人就飞奔回来请金兽进去。

  知府衙门三位同知轮流坐班,今天刚好是武书大人。

  武书年老资历重,还有几年就到至仕的年龄了,在他这个阶段,就盼着来个大包大揽的人物,把什么事情都做了,他跟着喝口汤就行。在仕途的最后阶段,他已无上升的希望,只盼着缩头保平安。哪知世事不能尽如人意,往年安安稳稳的金陵知府,这几年频发更迭,把这位只等着回家的老大人吓得够呛,辛亏出了个鲍文卿,不必武书事事烦心。

  “小的金兽,乃薛家管事,见过武书大人。”金兽作揖为礼,不像平常奴仆跪地磕头,颇为自矜。

  武书是知道薛家不简单的,笑着道:“不必多礼,薛老爷派你来有何事啊?”

  “启禀大人,小的是奉新任知府史圭史大人的命令,先行打扫后衙,以备安置的。此乃新任使君印信,请大人查验。”

  金兽双手奉上印信,武书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嘟囔着“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却是在拖延时间,心里想着该如何推脱。鲍文卿如今是他们同知三人中领头的,自有野心,知府都换了几任了,他们还在,鲍文卿有心让朝廷看到别处调派来的知府不能胜任,从而从知府佐官中提拔。

  像鲍文卿、武书之类无背景的官员,只能想这些歪主意了。

  鲍文卿等人有意架空知府,可没想到知府还没到,就有薛家来大头症了,还是个下人。可即便是下人,拿着印信,官员赴任之前派人收拾后衙也是应有之义,有理有据的,他拿什么拒绝。

  金兽看武书不能做决定,装做闲聊状,道:“武大人德高望重,在我们金陵为政一方也快三十年了,前几日小的在外闲逛,还听说有百姓自发组织,要在您致使的时候送万民伞呢。”

  “不敢当,不敢当,都是百姓抬爱。”武术疑惑,他又不是主官,送万民伞也送不到他头上啊。

  “武大人虚怀若谷,您后年就该致使了吧,宦游在外,多年未闻乡音,听闻您故乡在蜀中,不知到时可要回去。若要回蜀中,薛家名下的商队、镖行,可都盼着有幸服侍大人一段路程呢。”

  “哈哈,哈哈……”武书以为金兽威胁他,要在他回乡的路上做手脚,圆滑懦弱若武书却不敢翻脸,只能干笑。

  “鲍大人和余大人就不同了,与使君一般,年富力强,正直壮年,我们使君也盼着多与二位青年才俊切磋呢。”金兽重读切磋二字,暗示道,一个快要致使的人,还掺和这些做什么,留着让有抱负的人去争斗吧。

  武书以有动摇,金兽佯装叹息道:“好不容易走了万大人,来了新使君,若是不能安稳,我家老爷也愁啊。”

  万方和薛家不和,好不容易弄走了他,又出力调来了和薛家联络有亲的史家,金兽的话是这个意思吧。武书听了心中恍然大悟,他还好奇知府是文职,为什么让史圭这个武勋后人、上过战场的将军来担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