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大人!佶请大人一叙。”端王看诸葛安人已经上马,着急道。
“王爷恕罪,下官有要事在身,无法久留,日后再向王爷请罪!”诸葛安人看似谦卑,实则头都没有低一下,夹了夹马腹就要走。
端王一把上前拉住缰绳,诸葛安人吓一跳。不喜欢端王是一回事儿,在宫门口伤人只会把事情闹大。诸葛安人猛扯缰绳,让暴躁的战马平息,战马定疆跟着他上战场,走南闯北,端王这么冒失拉缰绳,战马撅起蹄子就要踢人。
诸葛安人拼命安抚战马,端王却紧抓不放,眼看马蹄就要落到端王身上。“定疆!”诸葛安人大喝一声,飞身下马,揽着端王的腰把他带离危险区域。战马定疆喷着粗气,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无故攻击的人会被救下,踏踏两下又要上前。
诸葛安人用巧劲把端王推到他的随从身边,一把抱住定疆的脖子,缓缓在它头上摩挲,安抚唤道:“定疆,定疆,乖,没有危险,没有危险。”
熟悉的气味萦绕在鼻间,战马定疆也慢慢平复下来。这时候诸葛安人才有功夫回头说一句,“王爷下次小心。”
端王随从气得要死,诸葛安人如此轻描淡写,明明自己王爷手都流血了。“诸葛安人你好大的胆子……”
端王反手一个巴掌甩在自己随从脸上,煞白着脸道诸葛安人:“为什么?母后、朝臣、皇兄决定的事情,为什么?”
“下官听不懂王爷在说什么。”诸葛安人指了指他身边的随从,喝道:“王爷伤糊涂了,还不赶紧去请太医!”
“为什么不喜欢我,我做错了什么?我也能让你开疆拓土,我也信任你!我做错了什么?”端王抖着流血不止的手,死死盯着诸葛安人。
诸葛安人看着气得眼角通红的端王赵佶,再看看他流血不止的手,心蓦然一软。眼前的赵佶也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他自然什么都没有做错,可只要一想到那些会发生的事情,诸葛安人就忍不住心中怒火上扬。或许还有他不能挽救哲宗生命,无法改写历史的无力。
“殿下自然不曾做错什么……”诸葛安人正想温言解释两句,如果赵佶一定要做皇帝,那他不可能脱离他的支持。
“将军,将军!”诸葛安人话还没说完,一个小太监呼喊着跑到面前,一个踉跄跌在地上,顾不得自己受伤,低声道:“官家呕血,请将军……”
诸葛安人顿时眸光一紧,顾不得解释什么,飞身王宫内狂奔。小太监是刘敏的徒弟,这才踉跄着爬起来给端王行礼,道:“太子殿下,官家请您进宫。”
端王颤抖着嘴唇,口中喃喃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从来不曾做错……我终究是错过了……”
端王心中悲苦,冷冷看着早就没人影儿的宫门发呆,就在上一刻诸葛安人明明已经软了口气想要给他解释,可皇兄的消息一传来,诸葛安人就什么都顾不上了。自己自然是不曾做错事,只是来得太迟!太迟!
端王苦笑一声,诸葛安人从来不知道他在大宋少年心中是怎样的形象。每个人都有英雄梦,大宋这些年对外战争连连失利,诸葛安人就是横空出世的英雄。天不生英雄,万古如长夜!诸葛安人横空出世,惊艳了整个大宋的天空。多少意气风发的少年盼着能在诸葛安人麾下效力,杀敌报国,作为皇族,少年端王自然更是羡慕的。不仅羡慕诸葛安人的功业,更羡慕他和皇兄君臣相得。
诸葛安人和哲宗垂髫之年相遇,相伴扶持长大,一为君,主政安民;一为将,开疆拓土,即便是圣贤书上也没有比这更标准的君臣相得,话本上也不敢比这更夸张,这对君臣的相遇相知携手强宋,是街头巷尾说书人的最爱,他们就是活生生的典范。
端王苦笑,他从来羡慕,可也只是乖乖站在一边看着,可世事难料,谁知道一向康健的皇兄突然病倒,膝下又无子嗣,他作为皇位最有力的继承人选,堂而皇之的站在了朝堂之上。这是他从未想到的,不仅是自己上位的可能,还有从小崇拜的大英雄,原来在朝堂上的地位并不像他想像的那样独一无二。朝堂上比他官阶高的人有很多,更多的文臣肯定他的的功绩,但更猜忌他、打压他、排挤他。端王只觉得梦碎,就像一心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的少年,突然之间发现江湖都是混混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