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五行缺钱_作者:简梨(423)

2018-01-25 简梨

  即便是见多识广的老鸨也又一瞬间的不自然,这种故作成熟的语气,还有这熟练的态度要求看姑娘……老鸨心里真是惴惴不安,好不容易巴上个大方放权的后台,老鸨也不愿意节外生枝。让主人家知道自己勾引坏了小主子,还不扒了自己的皮,再想想江湖人士的手段,老鸨忍不住给黄锦身后的哑仆使眼色。

  哑仆微微点头,老鸨才提着一颗心去叫几个姑娘进来。

  黄锦哑然失笑,他也看见老鸨的动作了,黄锦总是记不住自己现在的形象。

  黄锦还是有分寸的,端坐在白纱屏风后面,进门的五个女子在他面前走一遭,黄锦目力过人,再听他们说话、弹琴、跳舞,心里就有数了。

  黄锦看完才艺就让人退下了,老鸨十分欣慰,小主人如此“正人君子”,总算保住一条小命。

  “明日辰时,到锦衣坊来,小爷有事吩咐。”黄锦丢下一句话就回了,留下惴惴不安的鸨母。

  到了第三日,黄锦给了两人一叠厚厚的计划书,详解列举了怎样改铺子、包装的问题。

  “余掌柜,这铺子先关了,一月后再开。新开张的铺子取名羽衣坊,专卖华贵布料首饰,艳丽张扬为要。另在城南买一家铺子取名为明月楼,只卖诗情画意、素雅高洁的衣裳布料,甚至可以免费送给才女、才子,就是不卖给只有银子,暴发户商家。楼里也不在卖金银首饰,只搭配售卖玉饰。这两家铺子一定是死对头,把这条消息吵得沸沸扬扬才好,不过私下里的关系一定要保密。”

  “妈妈的女儿婷婷改名为幽兰,日后专门接待文人,不要过分管教,捧着她,捧出像公主一样的傲气才好,装扮她只用明月楼的东西。安安改名如意,事事如意的如意,装扮她只用羽衣坊的东西,这两个人也要相互看不顺眼才好。”没提到的人老鸨随意安排。

  “具体的计划都写清楚了,你们看着办就是。”

  “是,奴小的明白。”两人顺从应下。

  黄锦挑眉,以前都是家中长辈带着接手势力,或者干脆是成年人的身份白手起家,没想到第一次以未成年的身份插手家族生意,居然没有受到“老臣”的干预。余掌柜和老鸨十分从容平淡的接手了黄锦的提议,并没有敷衍了事,更没有惊艳万分,纳头便拜。果然没人是傻子,黄锦感叹。

  枉自黄锦自以为计划十分完美,没想到没人买账。

  黄锦开始还小心谨慎的盯着两个人,可能他们是不是阳奉阴违,没想到两人时真死彻底执行了自己的命令,现在就等着看效果了。

  整个宋之一朝,十分推崇,名妓、高僧、文人三大要素,几乎构成了宋朝的文化史。上至宋徽宗与李师师的绯闻,下至卖油郎与花魁的话本,整个社会对的宽容难以想象。就像此时当政的宋理宗也多次招入宫,导致整个社会笑贫不笑娼的风气。更有许多道学家,平日里做学问一本正经,可到了晚上也爱“夜宿寒楼”。名妓带动着时尚风潮,许多贵妇人都以模仿名妓的穿着打扮为荣。此时的也多有色艺双绝者,文学修养比喜多功名在身的学子都强。由来打开布匹、珠宝市场,是十分巧妙的切入点。

  更何况还有黄锦的诗词。那些诗词,是后歌咏美人名妓的名篇,用来为幽兰和和如意造势,更加切合南宋一朝推崇有才的风气。

  幽兰气质高洁,只肯与人作诗谈画,把恩客看做浮云;如意热烈如火,得了个真性情的评价。最官家的是两人还不对付,一个是缥缈谪仙人,一个是人间富贵花,再加上那几手诗词的加成,红袖书院很快在庆元府声名鹊起,终于带动了两间布庄的生意。

  黄锦一直在庆元府待了三个月,等事情发酵、、稳定,才确定自己的策略是正确的。没有人是傻子,在商业极其发达到南宋,黄锦这些小点子也只能是锦上添花,关键还是后人的诗词起到了升华作用。

  黄锦也传授两位管理者许多造势、引导舆论和包装产品的技巧,才施施然离开庆元府。

  剩下州府的生意网络一路巡查过去,基本参照庆元府的模式,拆分、整合,迅速赚钱。这是一个武侠世界,朝廷的存在淡化许多,作为江湖顶尖势力五绝之一的产业,官府也不敢多管。黄锦倒是让商铺按规矩缴纳税收,给州府创造就业和税收,这样的铺子任何朝代任何地方的官府都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