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翠回想宝钗平日里的行止,真有这几分相似,忍不住笑了出来:“既然姑娘不爱听人讲古,那不如去琏二奶奶那里听大姐儿童言童语。”
“这倒是,走吧。”黛玉拐个弯儿往王熙凤的抱厦走。
拐进荣禧堂后面,不两步,迎面来了个婆子,真是周瑞家的,她身后还跟着一个老妇人和一个小童子。荣国府里哪怕只是三等仆妇也是穿金戴银的,那老妇人和小童子却全无金银首饰,反而一身风尘落魄,看起来简陋得很,一看便知不是荣国府的人。
对面已经迎上了,那周瑞家的也不好回避,便上前去行了礼,又介绍了身后的刘姥姥和她的小孙儿板儿。
既知道了不是下人是王家亲戚,这么大年纪,黛玉也不敢让他们真跪下行礼。连忙低下身子,趁着这姥姥还没跪下去连忙亲自扶起来:“姥姥切莫多礼,既然是二嫂嫂的亲戚,我就是晚辈,怎么敢让你来对我行礼。”
周瑞家的也赶紧拉住了刘姥姥,又问黛玉:“姑娘怎的在这儿?可是有什么事要吩咐?”
“无妨。我本是要去二嫂子那里散散,既然她有事了我就不去打扰了,你自去吧。”黛玉见王熙凤有客,便不再往她那边走了。
周瑞家的又回话:“姑娘既要散散,不如往老太太那里去,和家里的姑娘们一道说说话也好。宝姑娘今日听说是病了,在梨香院里歇着,姑娘们想必也寂寞,林姑娘不如一道去取取乐也是好的。”
黛玉不太想去:“你只管去,我回房去看看书也是好的。回头你见了宝姐姐去帮我同她说一说,我这两日晚上也没睡得好,稍好一些我再去看她。”
说着黛玉又向刘姥姥行礼这才转身走了。
刘姥姥忙不迭的还礼,抬头黛玉却已经走了。看着黛玉的背影,刘姥姥看得眼睛都移不开,问周瑞家的:“我的乖乖,这是府上的小姐?天仙儿似的,咱们这些个烂泥里头的都不敢看。”
第67章 67
周瑞家的拉着刘姥姥往前走,一边走一边同她说:“这是扬州巡盐御史家的,是府里姑奶奶的女儿。这可是一尊大佛,你别没眼色的得罪了她去。”
刘姥姥唯唯诺诺的称是。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嫁,心思自然也是同王夫人一致的,因此顺口就黑了黛玉一把。只是她没想到的是,在刘姥姥心里,官家的姑娘本就该如同天仙一样被捧着的。因此她这一番话倒是说给了聋子听了。
这话不提,周瑞家的把刘姥姥带到了凤姐处便回了荣禧堂打算同王夫人复命,临到门口守门的丫头却说王夫人去了梨香院,周瑞家的赶紧调转脚跟去了梨香院。
见王夫人和薛姨妈正攀谈着,周瑞家的便进了宝钗的屋里闲话了几句。正说着新奇的冷香丸,王夫人便叫了她过去。周瑞家的回了话,正以为无事了,薛姨妈叫人拿出来一个大盒子:“这里面是些宫花,你拿去,给姑娘们带着玩儿。”
王夫人推辞不过,周瑞家的这才接过去。
黛玉回耿道院去了,刚坐下又想了想吩咐:“去年旱灾,想必今年也没缓过气去。去二嫂子那里看看,该是来探访的亲戚,那姥姥我看着是知礼的人,你们收拾些棉布衣服和吃食,如果需要就送过去。”
黛玉说了也就撂下了,又招来阿原闲话。只从上次和汤姆谈过,黛玉深感消息的重要性,因此招了林和来吩咐。那阿原本就是二等上的丫头,平日里也不爱说话,是个拿针都戳不出个啊字的人,但她却能把主子的意思传达得清楚,而且她一家子三代都整整齐齐的在林家的庄子上,也不怕她有什么心思,因此每每林和那边有了什么消息都是让阿原去听回来。
阿原急匆匆的进来,看样子是刚从外面回来。
“你且下去歇歇,两盏茶之后再来。”黛玉看她急着回来不像样子,便让她出去休息了。
闲闲的看了几页书,阿原进来伺候。看她样子是重新梳妆过了,进来便行礼,并不说话。等黛玉问了才答:“武嫔盛宠,恐怕要进位或者加封号了,但武嫔近来频频传太医,似乎身体不好了,圣人有招武嫔母族进京以慰武嫔思想之情的意思。周家近来时时送些东西进宫。明日是内阁文大人母亲的生辰,拜访之人远盛于往年,但文大人告了假,似乎是要去外面的意思,具体去哪里没有打听出来。交河水患,御史台副都御史张俭张大人已经启程去了。马上要到北狄围牧的时候了朝里正在调动粮草往边疆秦中去。吏部右侍郎赵大人的母亲病危,家中请了好些大夫守着,太医也时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