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紧张,我又不会咬你。”那姑娘笑笑道:“如今你读了什么书了?最喜欢何人的书?你祖上也是领兵打仗的,你可曾也练过?刀枪剑戟你有没有擅长的?我最擅长……”
此时门帘又动,有婆子微微有些气喘地走了进来。贾元春自己心中暗自揣测,应是方才跑了一路,临近入门才停了脚。那婆子板着脸拖了长音道:“郡主。”这才将那姑娘的一长串话打断。
元春不由傻了眼,这个拉着自己的问了一长串问题的姑娘居然就是郡主?不过想想也对,哪有人敢在王府里如此放肆,想来也只有郡主自己了。于是忙行礼,却被芳娴郡主给拉住了:“别忙行礼,我那些个问题,你还一个都没回答我呢。”
元春心中原本忐忑不安的心却被如此一个率真的郡主给搅散了,略施一礼道:“回禀郡主,如今我也只读了四书,若是旁的书,最喜陆放翁的《剑南诗稿》。虽说祖上也是戎马一生,可我生性驽钝,并没练过。这十八般武器也就是书上认的字,画上认个样罢了。如此要让郡主见笑了。”
芳娴郡主听了,脸上闪过一丝失望道:“可惜了,我还想着你家祖上战功赫赫,你也是继承衣钵,会是个中好手呢!”芳娴郡主拉着元春的手道:“方才我还奇怪,这手如此细嫩如何捏得住兵刃呢。”
“郡主。”一旁立着的婆子又忍不住出声提醒。
听见婆子出声,芳娴郡主朝元春偷偷一伸舌头,笑着道:“宋嬷嬷,你去瞧瞧元春的住处收拾好了没,我且和元春先说说话。”
那宋嬷嬷轻叹一声,元春见了忙道:“哪里敢劳烦嬷嬷,元春一会答了郡主的话,自己去便是。”
宋嬷嬷道:“不妨,你且好生陪着郡主。我去去便来。”说罢瞧了眼芳娴才慢慢离去。芳娴郡主见其走远又转过头对元春道:“你不会兵刃怎么行,当年父王说我年幼,带着我不便去边塞,硬是将我留在京中,可这一留又是好些年。这次走又不带我,我还想偷偷寻着去呢!要不是嬷嬷看的紧,说不定我还比父王早到呢。你是我伴读,不会武艺就太说不过去了,要不你任选一样?也不好,有些兵刃姑娘家舞起来不好看,不如你跟着我学习剑法吧。这个好练,若是你悟性不错,三五年便能小有所成!”
元春有点懵,自己在心里想了千遍万遍,却万万没想到这芳娴郡主竟是如此画风的。自己不是个伴读么?怎么还要学起武艺来了。可又不能扫了郡主的兴,只得点头先应了下来。
芳娴郡主见元春应了,自是高兴,“昔日我那些个伴读,一听要学武艺,都苦着个脸。没学两日便哭着要回去。不过今日你来了就好了,哪怕底子差点,肯学便好。我慢慢教你,你自己用心便是,其实一点都不难的。”
此时元春开始为自己的伴读生涯而有些发愁。
第一百七十二回
172
几日一晃而过,贾元春在九王府渐渐熟悉了些。芳娴郡主为人果然爽朗, 相较读书更喜舞枪弄棒, 每日起来定要练上一两个时辰才罢休。元春在一旁瞧着, 倒也觉得这样也是另一种人生。
不过一旁看着倒是不错,可芳娴郡主认定了要教元春学剑, 每日拉着元春练上半个时辰。这半个时辰下来,元春觉得整条胳膊都不属于自己了。
这次王妃也会跟着王爷一遭前行,但留下了芳娴郡主, 待王爷王妃走了, 皇后会接其去宫中住, 作为伴读元春自然也是一同去。
贾府送走了元春,这几日依旧操持忙碌, 史菲儿命人去搜罗了不少药材, 什么止血的、化瘀的、治疗头痛脑热的, 跌打损伤的等等都命人一剂一剂包好。就算是贾瑚用不上, 这些东西包好了送去塞外给将士也是有用的。这还不算,派人寻了不少医书千金方让其带着, 毕竟边塞不似江南, 不管有用没用, 有备无患的好。又命人换了可在西北票号使用的银票若干, 另将一百两金子命人铸成小金锞子, 一部分让其贴身带着一部分装到其细软包裹里。
不光贾母如此,张夫人也是将春夏秋冬四季的衣裳收拾了许多出来,足足塞了三只樟木大箱。另又将日常用度等物塞满了两只箱子。贾瑚瞧着这么多的行李自然犯了愁。只得临行前命小厮偷偷摘出要紧的单装着, 将诸多东西压缩进两只箱子这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