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瑚一愣,忙磕头谢过。皇上冲其丢了个眼色道:“朕这边不挑你的理了,你还不赶紧去给你的准岳丈赔罪去。”
贾赦和贾瑚忙急行了两步到九王爷跟前,磕头赔罪。本来九王爷就是来给贾府求情的,但和皇上一聊得知圣意如此,才松了口气。毕竟自己对贾瑚这孩子也很喜欢,否则也不舍得将心爱的女儿下嫁。另外贾瑚此举,也让九王爷觉得这孩子有情有心,着实不错,今日见其威胁利诱下仍能保持本心,更觉得好了。自然贾赦贾瑚来谢罪,九王爷也就一笑而过。
此时贾赦的一颗心彻底落了地,让自己心悬了好几日,如今倒觉得身上都软了。皇上和九王爷还有事要商议,稍后便打发二人回府去了。待贾赦贾瑚立开,皇上对九王爷笑道:“九弟,你这个女婿虽然瞧着是个文人,但骨头却是够硬。”
九王爷点点头:“如此才能经的起边塞历练,如今我年岁也是不小,心中忧虑这塞外太平。倒是希望能多几个骨头硬的去扛一抗呢。”
“你说到这个,朕倒是想起来了,你晚几日再走,等我那个不孝儿翰墨成了亲,索性将其也一道带去塞外。免得他成日跟我眼前花一般,成日里就想着去塞外。”
九王爷一愣:“刚成婚就走,这怕是不大近人情吧。”
“他哪懂什么人情啊,前两日朕想给他再点两个侧妃,那小子竟然给我推了。还说得振振有词,这回朕索性把他们一起打发走。索性眼不见心不烦,也免得有人又打主意。”
九王爷点点头倒是心领神会。
第二百九十三回
贾赦与贾瑚出了宫,二人策马慢行。贾赦出了宫, 这才算是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心回了原位了。贾赦瞧了眼跟在自己身后也不说话的贾瑚, 心想着这回可要借这个计划好好敲打敲打这小子。本来还以为马上就要成婚了,应该是比之前更有长进了, 没想到竟然一不注意就捅了这个大的一个篓子,万幸也是皇上、九王爷大人有大量不计较,可是以后遇到什么事, 也这么感情用事怎么能行。到时候万一遇到一个不好说话的那就不好办了。
贾赦想着开了口:“此番行事你可是太过鲁莽了。如今你也不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 每次行事都要想着你身后还有一个贾府, 阖府的人许就因为你的一时冲动就平白遭受大难。此回是有人与你讲情,又托了祖上的荫蔽, 方才饶了你这遭。你以后要好自为之。”
贾瑚闷闷地应了一声, 没有说更多话。贾赦对贾瑚这个反应并不很满意, 只是此时二人仍在路上, 贾赦也不好太呵斥。贾赦转头又想起刚才在皇上面前,皇上曾经有问过其会不会改了主意。哪知道这小子却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子, 居然还死不悔改。当时贾赦都恨不得替这小子回答了。这样不识时务将来做官不够圆滑也是要吃亏的。
贾赦眉头一蹙道:“人生在世, 识时务者为俊杰。方才圣上都放了软话, 那时你怎么不知道就坡下驴的。若是日后为官也是如此, 怕少不得要吃苦头。”
贾瑚听了家父说了这番话, 倒是轻笑了一声。贾赦正好回头,看了个真切。瞧见贾瑚竟然在笑,心里更有些不爽。贾赦话里就带了几分怒意:“瞧着你最近是有些浮漂, 跟你说这等要紧之事,你竟然还有心里想些取乐之事。“
贾瑚连忙将马赶得快了些,赶上贾赦,压低了些声音说道:“请父亲息怒,方才倒是想起彭夫子一些话来,今日在圣上面前到算是应证上了,故而才会如此。”
贾赦瞥了眼贾瑚:“什么话?刚刚才被罚过,转眼就忘了。要是真应证了,怎么还会生出这档子事来?”
贾瑚道:“夫子曾说过学者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高中为的就是将学问卖与帝王家。若是得以重用能将学问造福民生,不仅是社稷之幸,更是苍生之福。若是你求学没有这等信念,到不如不学,或者认得三五个字,写个账单记个书信就够用了,也免得荒废十多年的时光。”
贾赦点点头,又有点糊涂,贾瑚说这些做什么,是个什么意思。贾瑚顿了顿又道:“但是学问卖与帝王家也未必就是幸事,常言道‘伴君如伴虎’,真有一日能立于朝堂,出言谏策时,有一最大忌讳,便是揣测圣意。要知道能做皇上的人自然都有超人之处。作为臣子,你的决断能力和眼界是和圣上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有朝一日,若是遇到事,做臣子的切莫忘记本心。只要你本心不错,圣上自然能洞晓。若是三心二意如墙头草一般,这天下谁人能信其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