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能知道地方,要归功于脑残粉狂热的专注力和情报收集力。
如今,经历了千辛万苦九九八十一难的巴托俱乐部,终于脚踏实地的站在了风车村的码头上。
从海上能隐约看到岛屿开始,就大发神经的巴托他们,在确实到了地方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哭的昏天暗地,好似完成了人生伟业似得一脸激动与释然交织的复杂表情。
这反常的状况把风车村的村民们给吓住了,相互间交换着惶恐的眼神不知该如何应对。
村长眉头微皱,用高深莫测的眼神打量着哭的最凶的绿毛。在上上下下核对了各处特征后,才慎重的上前一步,没头没尾地吐出一句。
“一入草帽深似海。”
“唔————从,从此良知是路人!”
反射性的对出暗号,巴托惊讶地连哭都忘记了,睁着糊满泪水的双眼,难以置信地盯着默默含笑的老村长。
“果然你也是‘这边’的人啊。看你的装束,应该是‘大前辈的小迷弟’吧。”
“难,难道您就是‘大元老’?!”
村长撸了一把胡子,算是默认。
巴托立刻慌了神,在新世界横冲直撞赫赫有名的海贼,对着一个乡下的糟老头行土下座之礼,额头磕在地上发出力道十足的闷响。
“‘大元老’请受小的一拜!”
啊咧?这到底是什么神展开?
这下不止村民,就连巴托的船员也懵逼了。
这里不得不解释一下,其实《草帽月刊》这本充满谜团的杂志,不止单方面地向读者们报道草帽一众的最新动态,也有在接收各方的化名投稿。在杂志的最后一页,固定会公布投稿的方式和地址,而且每一期都不同。虽然也有好事者循着稿件一路摸过去,但总会在中途因为各种突发事件断了线索。
理所当然,巴托每期都有投稿。把自己心中满满的尊敬与崇拜化为文字,有时是诗歌,有时是散文。其辞藻之丰富,感情之真挚,完全远超他这个没有好好上过学的不良少年理应的水平。可,即使他做到如此程度,能选上的几率也只有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十篇里面只有一篇能刊登在月刊上。这之中不排除,有他写的东西内容千篇一律的原因,但也能看出审核标准的严格。
有咸鱼,自然也有大佬。
总有那么几个大神,几乎每期都能读到他们的文章。而笔名为“大元老”的日常向写手,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文风朴实,内容也很平淡,却总能触动人心底的那根弦。虽然有刻意隐藏了地名和人名,但从他几次透露的细节能够推敲出,是一位看着路飞长大的老人。字里行间满是看透世事的沧桑,以及对在外闯荡的小辈的关怀。
“一入草帽深似海,从此良知是路人”这句对子,是在很早很早以前,月刊刚发行的那会儿,被各位写手当作段子争相引用的一句话。其源头,就是“大元老”的一篇随笔。
那个时候,草帽海贼团还只有五人,正是路飞到处招揽同伴的活跃期。基于这个状况,“大元老”以半开玩笑的态度写出了这话,没想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时至今日,已经成了老读者的凭证一样的存在。
另外,《草帽月刊》的常驻大神除了文学板块的扛把子“大元老”以外,还有美食板块的顶梁柱“高帽厨人”,学术板块的霸主“雪夜魔女”和与之分庭抗礼的“二水先生”,娱乐板块的首位替换特别激烈,主要是在“我们是三海贼”、“橙子姐妹”和“大鲸”之间来回角逐,而艺术板块则期期都挂着“田间的大剑豪”那苍劲有力的毛笔字作品。
所以,在巴托眼里,站在面前的老人不是一只脚迈进棺材的糟老头子,而是心怀大智慧的老前辈,是境界远在自己之上的大佬。
而在老村长眼里,巴托也不是为非作歹恶贯满盈的一般海贼,而是有情有义,也很有想法的年轻后生。
这两个通过一本神秘杂志神交已久的人,这次终于得以见到对方的庐山真面目。
“别跪在这里了,有伤风化。”
“‘大元老’说的是!”
老村长越是端着架子,巴托越是眼中放光。
“嗯,我就不问你为什么会到这里来了。不过,你可以去玛琪诺的酒馆里坐坐,那里应该会有你寻找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