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前没有写过什么故事,也很少看电视剧,但是若只是写一部《云中谁寄锦书来》这样的小说,还是难不住她的。很快,她就大致构思好了故事脉络,甚至从抽屉里找出一个全新的本子,在上面写写画画,确定下了故事主线。
但是想到小说的名字,还有文中男女主角的名字,黛玉就有些犯愁了。她抬头在书柜上巡视了一下,顺手抽出一本《宋词精选》,打算找找灵感。
随手翻开中间的一页,刚好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黛玉来回看了两页,心下终于有了主意。
虽然自负才华,但是既然是在网络文学汇集地之一的楚江文学网上发文,黛玉在几天的研究之后还是打算暂且先入乡随俗,写一篇古代言情小说积累人气。然而在设定方面,她却不肯落于俗套,在她看来,朦胧的爱情或许要更美一些。莫名联想到那个着名的“月色很美”的梗,黛玉抿唇一小,索性给女主起名为“明月”。
男主的名字比女主的名字好起些,她又很快定下了男主的名字,李暮旸。事实上,在黛玉的构思中,男女主之间最大的障碍是古人约定俗成的一条禁忌:同姓不婚。而故事中的很多矛盾,也是由此而来。
至于文名,也出自这篇《水调歌头》,就叫做《明月几时有》,黛玉还特地打开楚江文学网搜索了一下,见确实没有同名的小说,才放心下来。
之后自然就开始写文。以黛玉的天赋和才华,刚一打开文档,那些华丽的辞藻就伴随着剧情一齐涌向了她的大脑,指尖不住上下敲打,不过一个小时,她就差不多写完了第一章要求的3000字。
时间一过十点,春芊和雪雁都先后回到宿舍。207宿舍又热闹起来,黛玉也不好再埋头写文,把文档保存到一个专用的文件夹之后,就关上电脑,和舍友们说话聊天去了。但是,虽说没有对着电脑,但是黛玉心里一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小说,她宿舍里的妹子都不是话痨,她此时一心二用,偶尔走神也都没有被人发现。
甚至在晚上熄灯之后,闭着眼睛躺在床帐里,她依然在脑海里构思着后面的情节。
***
依照“新手教学”中说的,网文最关键的就是文名、文案、还有前三章。黛玉自认起的文名还算不错——和《云中谁寄锦书来》类似,句子本身选自宋词,本身就体现了一定意境,并且还暗含了女主角的名字在其中。
但是文案的写作技巧黛玉还没有完全掌握,她花了一个晚上,学习了楚江文学网上很多据紫娟说非常火爆的“热文”的文案,才大致有了主意。写好后,又改了两、三遍,才定了下来。
至于小说本身的创作,黛玉手快,每天晚上写两个多小时,三、四天后就已经写了两万多字。她看了两遍,觉得自己的开篇写的没有什么大问题,又雕琢了一下细纲,才关上word文档,找出英语模拟题,开始做题。
一个星期后,黛玉已经有了四万字的存稿,但是看看后半个学期的课表安排,自觉还不是十分保险。毕竟按照“新手教学”里说的,作为新人作者,保障日更是很重要的一点。她看了看日历,默默把预备发文的日期又往后措了一个星期。
再说紫鹃,那日把两个自己珍藏已久的新人作者教程网页甩给黛玉之后,除了黛玉找她问了几个大热文的名字,就再没了动静。她有些期待,又有些好奇地等了几天,见黛玉那边一直都不像是发文了的样子,也忍不住打听,“黛玉,你到底发文了没有呀?有没有编辑联系你?”
“还没写好呢。”黛玉笑着回她,“我怕自己写的不好,还要再斟酌斟酌。”
“你还怕写的不好啊?”紫鹃鼓励她,“不要担心啦,肯定没问题的。”
黛玉吐吐舌头,分了紫鹃一半橙子,转过头去专心做自己的事了。紫鹃有些不甘心自己没有得到确定答案,却也没有办法。
其实,对于紫鹃的好奇心,黛玉也不是不能理解。换位思考,如果现在是紫鹃要在网上写文,换作黛玉知道了,她也会百爪挠心地想要先睹为快。更说白了,她们这群帝都大学的学生,哪个不是自负才华?都是从小被周围人夸奖着长大的“别人家的孩子”,就算再认可别人,又有哪个会服气了?怕是在心底,还存着“就看看她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这样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