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又这么走了□□日,终于在六月初来到了昆仑山脚。
上过小学的都知道,昆仑山可长可长了,人们常说八百里秦川,极言其长,可比起昆仑山来,那都不够看的。顾惜君设定了任务,才发现还有一个秦岭那么远的路要走,顿时心如死灰(并不…),对宋青书道:“青书哥哥,你可知道,少林寺的《九阳真经》是在九十余年前被潇湘子和尹克西盗走的。”
宋青书不知她为什么提起这件事,只道:“这件事震动武林多少年。着实可惜…自那以后《九阳真经》就不知去向了。那潇湘子是忽必烈座下五位高手之一,尹克西是蒙古三杰之一,也为忽必烈效力。”他语有叹息。
顾惜君明白他是在叹息那可称作中原武林至宝的经书,竟然被百般欺压汉人的鞑子偷走。她意不在此,接着道:“后来觉远大师、张真人、杨过大侠几人追至华山,搜索二人身畔,不见经书,便放他们走了。你猜经书被他们藏到哪里去了?”
宋青书大惊道:“你说《九阳真经》是被他们藏起来了?”
顾惜君点点头道:“他俩被逼到华山之巅,眼看无法脱身,便割开一只苍猿肚腹,将经书藏在其中。下山之后两人带着苍猿,远赴西域。他们都生怕对方先习成经中武功,害死自己,因此迟迟不敢取出猿腹中的经书,最后来到昆仑山上,互施暗算,斗了个两败俱伤。真经便从此留在了苍猿腹中。”
“这办法的确是常人想不到的,倒也说得通,只是你怎么知道的?”宋青书满心的疑惑。
“我们圣墓山明教,虽然已经败落了,但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话虽有些贬义,但其意不假。圣教遗存的东西不是我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嗯…比如说,我从小就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顾惜君把什么事都推在自家圣教上。
“原来如此,”宋青书从不怀疑她的话,只是对她嘴里的圣墓山明教更好奇了,又道,“可惜,即使这故事不假,西域这样大,要找一只苍猿,岂不是如同大海捞针。”
顾惜君笑道:“且看着吧,兴许我们就是运道好能遇见呢?”
宋青书笑笑,道:“好好好……现在我们已到了昆仑山东脚,离圣墓山还有多远呢?”
顾惜君:“……还有好远。咱们直接沿着北坡一直往里走吧。”
只有到昆仑山上才能找到原着中张无忌掉下去的悬崖,才能找到那只苍猿。
宋青书沉吟道:“也可,但需做些准备。”
两人在山下买足了干粮和火折子和一些必需品,又带了两条厚毯子,通通放在马背上,好好歇息了一日,给马儿们喂足了马草燕麦,第二日一早就往山里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捂脸 >_<说了是女票文了嘛!
求留言,用留言表达对我的爱!!!
大家早点睡。晚安^_^
☆、本喵搞到这本秘籍了喂!
昆仑山上常年积雪,这时正是初夏,山顶依旧覆盖着一层皑皑白雪,而曲折幽长的河道里清澈的雪水早已经汩汩流动了。
老师告诉我们,要爬珠峰不要夏天去,会雪崩。哎玛,好方。
顾惜君和宋青书两人骑着马,从北坡山底往西进。一路上不见几棵树,只有一块块的粗草。两人赶了一日的路,到晚上四处已经毫无人烟,满眼只见几棵小树和几道蜿蜒河沟,往上看倒有薄薄连成一条的林子,再往上看便是入云的雪峰,在暖黄的夕阳下显得庄严圣洁。
两人寻了一个干燥的斜坡坐下,准备晚上在这里休息,又放了马自己去吃草。
宋青书让顾惜君坐着,自己去捡拾了一些枯枝,可怜他那把寒光凛冽的长剑,就这样被用来砍树枝,他生好了火,又拿着水囊去溪边打水。顾惜君把干粮拿出来,用匕首串了到火上烤了烤热。
两人吃了些东西喝了些水后,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只脚边的火堆又暖又亮,偶尔还爆出小火花,气温也降低了很多,露在外面的脸有些凉意。宋青书将东西都收拾好,在火堆里加了些柴火,拿过毯子给顾惜君裹好,自己也过上毯子。两人靠斜坡躺着,凑在一起说话。
“这真是以天为盖地为庐了…”顾惜君的笑声在静谧的黑夜里十分清晰。
宋青书声音淡淡从她头顶传来:“委屈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