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几人纷纷做出洗耳恭听,聆听教诲的模样。
张妃见了,心里不是没有感触的。
可她更知道,洲主能让她们娘俩成为这大宋的主人, 也能让别人取代她们娘俩。
一个皇权更迭就这样轻松的完成了。
虽有太多的巧合,但是不可否认的却是,紫荆洲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本事。
何时她也能如洲主一般呢……
收回心神,张妃淡淡地向众人说道,“今日宴会之前,本宫曾听皇上说起过,他在十几日前,曾颁下过一份圣旨。言他若是有意外,便将那道圣旨拿出来。不过那份圣旨本宫并未见到,只听说已经秘密发往边塞交由狄青狄元帅保管了。”
这道圣旨是由日常为仁宗写圣旨的那位中书省大人攥写,一式两份,由单正亲自替仁宗盖上了玉玺。
一份由宫中大太监亲自点了数名禁卫军一路快马加辫送到狄青那里,一份由中书省秘密保管。
“十几日前?”王相爷看着张妃若有所思道,“难不成皇上在十几日前便已经知道刘氏想要弑君了吗?”
他当然不知道,他至死都不知道这件事情。
不过洲主都说要留他一条命继续发挥余热的,怎么偏偏就死了呢。也不知道洲主知道了会不会不满意。
唉~
“相爷所说之言,本宫并不知道。只是那日本宫正在坐月子,皇上突然来访,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然后丢下这么一句话就去了。”
说到这里,张妃转头看向在一旁一直哭个不停的狄娘娘,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确定,“听皇上话里那意思,仿佛先帝在世时,这宫里曾经有过一位李姓妃子,还有什么狸猫的。”
狄娘娘一听这话,心里就咯噔了一下。猛的抬头看张妃,见张妃皱着眉头,也是一副不解的样子,刚刚提起的心,悄悄放了下来。
也许,也许……
不,一定是了。
一定是皇帝知道了当年的事情真相,所以才会在十几日前下了那道圣旨。
而那逆贼刘氏想必也是知道了皇帝的身世,害怕皇帝会为被火烧死的亲生母亲报仇,这才举刀屠戮。
只是刘氏已经死了,这件事情的真相她要不要说出来呢?
若是不说出来,那她就永远是先帝的亲生母亲,太子的亲祖母。
就算是‘过继’出去了,世人也不会忘记她与皇帝的这层关系。
而这一层关系,也是一层保护。将来她南清宫的子孙要是真的有什么需要圣心□□的事情,也好说话一些。
想到了这里,狄娘娘便沉默了下来。继续拿着帕子捂着脸痛哭,将一个儿子惨死的母亲形象表现的生动传神,哀哀泣泣。
张妃眸光一闪,心下不得不感叹狄娘娘的演技。之后转过头来,抱着小太子也是一阵默默流泪。
儿呀,你爹虽然死了,但至少你不会有个爹出现在大街小巷行乞了。
你爹那么年轻,天知道你爹以后会有多少儿子,那些儿子会不会抢走你的皇位。现在好了,咱们娘俩只要老老实实的不作天作地,以后都不会有人欺负咱们娘俩了。
母亲死了儿子,女人死了男人。看着小小的太子,再瞧瞧两个女人无声的哭泣,殿中的男人们都有些于心不忍。
半晌,王丞相叹了口气,“当务之急便是请出中书省的那份留存圣旨,也好知道皇上生前都做了哪些安排。”
在这些大臣看来,皇上一定是知道了刘太后的阴谋,所以让人给手上握有兵权的狄青去信,让他护驾。
毕竟狄青是狄娘娘的亲侄子,皇上的亲表哥。
哪里想到终是棋差一招。
王丞相的话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肯定,几人连忙吩咐人去中书省请那道被当成留存的圣旨。
少时,这份留档圣旨被请出来以后,众人看着上面的话,倒是都有了主心骨。
圣旨上明确写到若是他出了什么事情提前嗝屁了,就传位于太子,封太子生母张氏为太后。
朝中国事由包大人,季刚,王丞相和八贤王一同监国。若遇到四人意见不统一之时由太子生母张太后做最终选择。
朝中兵马必须由柱国大将国桑博,边西大元帅狄青,天波府佘太君三方同意方可调动,任意调动者视同判国。
另,四品带刀护卫展昭之妻,自幼习武,武艺不凡,另其在太子七岁之前负责太子及太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