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展昭呀,莫愁!_作者:外乡人(298)

2018-01-12 外乡人

  说真的,在莫愁看来,这老赵家,尤其是这部电视剧里的宋仁宗,那就是卸磨杀驴的能手。

  那柴家有什么功劳于社稷,不就是为了个皇位的名声罢了。可这天波府呢,老老小小多少男男女女都死在了战场上,剩下孤儿寡母的三瓜两枣,却还让人绑在了刑场,差一点就灭了满门。

  人干事?

  虽说功不可抵过。但也不能如此不尽人情。

  “臣明白,定不负娘娘所托。”

  张氏点头又道,“让王叔王婶受累了,本宫前儿还听说天波府那位年纪较大的小将已经定下了亲事,等到成亲的时候,王叔再替咱们皇家送份礼过去。对了季刚大人的案子,包大人既以回了开封府,便交由开封府主理此案吧。”

  顿了顿,张氏叹了口气又说道,“眼看大战在即,本宫准备缩减后宫开支,将节省下来的支出全部用在兵将军备上。”

  王丞相听到这话,连忙站出来说道,“娘娘万万不可如此,国库虽不足,却并不需要您和太子受苦。”

  “丞相有所不知,后宫之中,两位先皇的嫔妃还有侍候他们的宫女太监不知凡几,这些人吃喝穿戴样样要钱。还有那些宫殿,日常要维护,住了新人也要维护,即是如此,日常的维护便罢了,也能省下一些开销。

  这天即将入秋,转眼就是冬季,本宫这里少个侍候的人,少吃两道菜,将士那里就能多上一件棉衣……另一个,打仗就是在打人,人少了就要吃亏。朝中虽有配婚令,但普通百姓人家,见是女孩多是要溺死或是丢弃,久而久之,且不说普通百姓娶妻难,就是咱们兵营里将士一个个的也是娶妻难上青天。

  宫中宫女众多,本宫便想着放出去一些。一来婚配,二来节省开资。几位大人觉得如何呢?”

  能如何,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于是在被人夸了又夸后,这项议题就正式结束了。

  等到宫女放出去的时候,那些宫妃们要是有不愿意在宫里呆的,也可以混到里面一起出宫去。

  反正这宫里隔三差五就要死上那么一两个人。没了宠爱和生育的后妃,宫里宫外的人,就算是死无尸也不会有谁上心了。

  莫愁一直都知道,让寡妇改嫁在这个时代比登天还难,尤其是皇帝的未亡人。所以光明正大的不行,那就悄悄的行事。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她既有能力帮忙,总不会看着那些不想留在宫里守寡的女人人生虚耗。

  又说了几句琐碎的事,众人的话题终于回到了之前的三国犯边之事。

  当听到桑博请军战辽国,狄青请战对西夏,八王爷也要亲自上阵对付金国时,莫愁看着张氏摇了摇头,眯着眼睛想了半天,这才拿定主意。

  “当年宋与辽国签定的那岁贡之事,若能借此战一笔沟销或是让他们纳贡称臣,最好不过。所以八王叔不妨和桑博军一起去宋辽边界。至于金国,本宫倒是有个好人选。”

  几人听到这张氏这么说,都是一怔,不明白满朝上下还有谁能够有能耐并且有必胜的把握。

  要知道大宋同时与三国开战,形势不容乐观。所以此战必须胜,并且要胜的迅速。

  “不知娘娘的人选是?”

  张氏又看了一眼莫愁,听明白莫愁所言后,这才开口对着屏风外的众人说道,“金国与襄阳毗邻,襄阳王府有亲兵千人,襄阳郡也有驻军三万,不如便由襄阳王领兵抗金,众位大臣以为如何?”

  襄阳王?

  这人早有异心,让他领兵抗金,岂不是授与他兵权,让他如虎添翼。

  张氏说完,屏风外一片寂静,半晌,包大人才想明白张氏为何出此言,“娘娘聪慧,臣等不及。包拯也以为由襄阳王领兵最宜。”

  王丞相一怔,看着包大人不解极了。“包大人,你之前出京城不是说襄阳王有反心?”因为你当时这么说,老夫才向皇上那里敲边鼓的。

  包大人点头,这话他是说过。

  看到包大人点头,桑博和狄青都看了过来。

  既然知道人家有反心,你咋还送人家兵权呢。

  就在众人还待细问之时,八王爷大笑出声,“妙,妙,妙,此计甚妙。”

  那襄阳王想要造反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他王府那点兵,啥事都不挡,所以他必然会就近笼络驻扎在襄阳城外的那些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