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门之二月花红绕指柔_作者:凌紫逍遥(101)

2018-01-09 凌紫逍遥

  由于思柔的坚持,二爷并未让儿女接触半分倒斗的事,这样反而保全了红家的血脉。虽然祖传的某些手艺即将失传,却也算是一桩好事。回想当年,自己不是也曾立誓,不再碰墓里的东西了么?如今看来,倒也真的应了誓言。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如今的二爷已是极少上台,有时间的时候,他都是坐在梨园的前排,看弟子们在台上演着那一出出的悲欢离合。听得入迷了,也会想起当年自己的模样,想起当年的那些人和事。一回头,二爷就看到陪伴自己一路走来的妻,正对着自己笑得轻浅。虽然两个人的容颜都已不再年轻,可是对他们彼此而言,眼前人依旧是最为美好的。

  “你一直都不喜欢听戏,现在却陪着我整日待在梨园里,不闷么?”悄悄握住思柔的手,二爷往她身边靠了靠,轻声问道。

  “不是不喜欢,是我那个时候听不太懂。”思柔纠正道,“不过,听得久了,也能听出些味道来。若是听不见,反倒还会有些想。你说,是不是好笑?”

  只是已经习惯罢了,哪有什么好笑的。二爷拍拍她的手背笑而不语,又回头去看台上的人,却听得思柔在旁道:“你还记得当年在新月饭店时,你我也是这样,坐在台下听人唱戏呢。”

  “当然记得。”二爷应得有些随意,可是嘴角扬起的幅度,分明在说自己想起了美好的那些过去。

  思柔看着他此时的模样,也扬起一抹笑来。许是年纪大了吧,总是忍不住回想以前的时光,那些年的人、那些年的事,都好像历历在目,记得格外清楚。反而是前些天刚发生的事情,却一点也记不起来了。

  莫不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思柔不禁蹙起眉头,默默沉思良久,突然挽住了二爷的胳膊,小声又认真地说:“二爷,不如明天约两个人,我们打马吊好了。”

  对于她突然的转变,二爷微微挑眉,有些摸不着头脑,瞧着她一脸的认真,不由得点头:“也好,只要你高兴,我随便。”

  从衣柜里找了件外套穿上,又对着镜子看了半天,总算是对自己的装扮满意地点了点头。二爷打开房门走了出来,儿孙都在客厅里候着,见他来了,都站了起来。

  “走吧。”

  二爷说完,从曾孙女手里接过一束包装精美的花束,在众人的簇拥下出了门。

  又是一年清明,今天的天气格外好,最适合全家出游。上过香,烧过纸,红文韬让大家都去墓园外的茶坊等着,只留下二爷单独在此。

  看着墓碑上的照片,二爷笑得有些悲凉:“思柔,你在那边还好么?去年解家人来信说,小九也走了,不晓得你在那边见到他了没有?有时想想,你们一个个都走了,只留我一个人在这世上,真是没意思得紧。若不是当初答应过你,我一定会好好地活下去,怕是我早就来找你们了。思柔,你且等着我,等着我……”

  听二爷说要出门去旅游,家中的小辈是又开心又担心。

  开心的是,二爷终于从爱妻过世的阴影里走了出来;担心的是,二爷都八十多了,出一趟远门要是有什么差池,谁也担待不起啊!可是二爷坚持,家里也没人敢违逆他的意思,商量了许久,最后让还在休假的曾孙陪着二爷同去。

  这里是思柔的家乡,然而,她在世的时候,却从未回来过。二爷知道她有心结,见她不肯提,自己也从未问。只是,在他心里,是一直想要来看看的,毕竟这里是她生活过的地方。

  记得她曾经说过,自己的家在一条小街上,街口有一家包子铺,每天早上,急着上班上学的人都会去买上一两个包子,一杯豆浆或者一碗稀粥,匆匆吃过之后,又开始自己的行程。

  照着曾祖父的记忆,红子轩找到了那条小街和那家早点铺,陪着曾祖父在小店里坐下,买了几个包子,两碗粥,边吃边看着来来往往,行色匆匆的路人。

  “李思柔,你怎么还在吃啊?快点儿,要迟到啦!”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站在铺子门口,冲着坐在另一桌,还在吃包子的小姑娘喊道。

  二爷心里一震,忙回头看了过去。只见一个梳着马尾辫的小姑娘,仰头把碗里剩下的粥都喝了,还拿筷子在碗里扒拉了几下,站起身来,一边擦嘴巴一边对门口的小姑娘应道:“来啦来啦!”

  说完,她就准备要走,却又硬生生地停了下来,伸手把盘子里还剩了一小半的包子抓起来,囫囵地全塞进了嘴里。一张小脸被撑得圆鼓鼓的,就像她吃的包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