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怎么样,只是我的远亲来探望,这都到家门口了,你们却把人带走,不好吧?”
执明有些惊讶,他竟是为封迿而来的。
“你们如今是中垣仅有的两位国主,带着这么点子人就敢闯入敌国,不错,有种。”子兑拍了拍手,笑道:“我不要你们的命你们就该谢天谢地了,还不将人放了?”
执明对一旁围着封迿马车的萧然使了个眼色,令其放人,萧然立刻带着人让出一条道来。
封迿这才掀开帘子,下了马车,正要走,被方夜喝住:“慢着!星铭留下!”
一名瑶光士兵上前取了星铭,回到方夜身后。
子兑并不多做停留,带人撤退。
执明抱着慕容黎上了马车,在一队遖宿士兵的监视下往回走。
慕容黎再一次醒来,发现已经回到了瑶光,自己的寝宫之中,他猛然坐起身来,摸到身边的星铭才放下心来,还好还好,那不是梦。
第37章 谣言
元月初一,天权发生地震,昱照山崩,庇护天权数百年的天险昱照关一夕倾塌。
天权立国百载,从未有过如此天灾,大家都猜测这预兆着什么不祥之事。果然,不出三日,便传来了国主遇难的消息。据说,地震之时,天权国主执明正携友登昱照山进行新年祭祀,不幸正遇上地震,双双失踪。天权大军冒着余震之险在一片废墟中寻找两位国主,却只找到重伤昏迷的慕容黎,此后在山中搜寻国主长达一月,一无所获。
执明失踪后,天权由丞相鲁大人为首的几名高官代理朝政。时间一天天过去,所有人都不愿意相信他们年轻的国主已经遇难,但人们心中的希望也逐渐渺茫。国不可一日无君,天权王室凋零,国主在世时又没有留下子嗣,新君人选再次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
新年第一日,执明带前来探望的慕容国主去昱照山游玩的事,在天权朝中几乎人尽皆知。却没想到他们的国主会因此遇难,慕容国主同样在地震中受伤,幸而两国早有友盟之约,瑶光没未因此问责。然而,随后鲁大人拿出的国主诏书却让人心中有了别的疑虑。
国主未留下王储便亡故的事并不多见,但绝非没有先例,古往今来从未听说过有哪一任国主将自己的国家拱手让给外人的,俗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瑶光国主慕容黎以一人之力将中垣各国玩弄于股掌之上,最终复国,吞并中垣大小诸侯国的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他的野心全天下都看在眼里。甚至早有人断言,天权瑶光联盟破裂是迟早的事,待瑶光安抚好大小诸侯国,两国之间必有一战,而天权那混吃等死的执明国主必然不是慕容黎的对手,少则三年,多则五年,整个中垣都将纳入瑶光版图。
现在还未过三五年,两国前不久险些反目成仇,天权兵临城下,竟不知怎么的不了了之,后来慕容国主出使天权,两位还一同出游,才知是和解了。执明国主离奇失踪,却留下了将天权托付给瑶光的诏书,这莫非是上天都在帮那慕容黎吗?二人一同出游,在天权的地界,且据说震中伤亡并不严重,为何偏偏是在重重保护之下执明国主遇了难?又为何这么巧留下了诏书?要知道,执明正值壮年,连个子嗣都没有,他留下诏书本来就是一件让所有人匪夷所思的事。
无论天下人心中有多少疑虑,现在也没有人敢与瑶光作对,瑶光本就是中垣第一大国,用不了多久,天权多半也将是慕容黎囊中之物,还有谁敢得罪这天下第一人?于是天权就这样稳稳当当的归并瑶光。然而慕容黎并未将天权降为郡,而是仍称天权为国,只是如今两国实行共治,天权的奏折由快马每日送来瑶光王宫,由慕容黎批阅后送回。
执明的诏书有“官员去留由瑶光国主决定,二品以上朝廷命官及七品以下地方官必须是天权籍贯,不加赋税,不减军备……”,但慕容黎并未向天权派遣瑶光籍官员,只是让萧然带着几名亲信和军队前往交换国书,以防王朝更迭发生动乱,一切文书办妥之后便一个不留的全部回了瑶光。
紧随两国共治的诏书之后,慕容黎又颁下了第二道诏书:玉衡郡为数百年前的引傆部族故土,今玉衡封氏族长封迿于震中救驾有功,加封封迿为玉衡郡王,玉衡当地所有百姓迁至毗邻郡县安置,此后玉衡赐于封氏族人居住,并调走了当地所有官员,由封氏自行选拔担任,仅留边境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