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他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从小在大宋长大的契丹贵族,也没有在大宋游历的大理未来皇储,如果知道了,以自己父亲的大胆,说不定出来的计划更大。
慕容复可没有什么煽动其他人的心思,来杀死这两个人的想法,就算是成功了那又怎么样呢?到时候大宋就算乱的那么厉害,自己可以揭竿而起,但是还会有无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揭竿而起!
更何况自己为什么要打仗呢?慕容复冷冷的想到:大宋的小皇帝已经开始长大,但是太后还是不肯还权于他,左右丞相又斗的厉害,连皇帝也没有办法。
这让慕容复清晰的认识到,自己要的是实权,可不是什么虚荣的高位,如果现在让自己来选择,自己就算是当丞相,也不会当那个傀儡皇帝。
皇帝年幼,重用的全都是老人,慕容复在这中间根本插不上手,但是他重用新人肯定是迟早的事情,自己只要搭上这一班车就可以了。
慕容复整天研究的是皇帝太后和各个权臣的性子,对于自己的学问倒是放松了很多,虽然才是一个小虾米,但已经开始在权利欲海中开始拼搏了。
朝堂上的都是聪明人,杀人的时候血不见刃,而且范围更大,一个获罪不但是全家人,九族都会被牵连,一方失败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族的事情。
真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一个有了好处,他家看门的小厮都能傲气朝天,一个人失败了,刚生下来三天的婴儿,也免不了死的命运。
虽然说大宋比之前的刑法要宽容不少,朝堂上的人获了罪很少杀死他都是被贬谪的,但是从世上最繁华的京城里面,到不毛之地的天涯海角,一大半人都死在了贬谪的路上,另外一些人也会因为水土不服而死去。
真是让刽子手给杀了的话,那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真要是在贬谪的路上死去的话,那真是拿钝刀子割人,看着亲人一个个的倒下,心思要是再纤细一点的人,说不定就要被气死。
忙碌的时候,慕容复就会看看武林中的消息,就好像在努力的学习中放松一下就行。
现在在朝堂上变法争斗的厉害,文字狱又开始兴起,一篇文章就可以这样理解,那样理解,把一个人判做死刑,真真是一点都不能放松,绞尽脑汁的想办法。
别说身在局中的人了,就连在局外的人看的都有些惊心动魄,紧张的不能自已。
慕容复现在官位低微,虽然经过几年的钻营,但也只是有了上朝的资格而已,每次都站在队尾,连进到金銮殿里面的资格都没有,站在门口那边听里面的人说话,从来没有发言过一次,慕容复严重怀疑皇帝到底记不记得还有自己这个人!
自己站在外面看不见皇帝的样子,皇帝肯定也看不清自己的样子,但就是那件衣服,就让自己不得不跪下,每上朝一次,虽然做的就是一个听众,但是慕容复心中的心情越来越激动,往上,自己一定要往上!
慕容复学问虽然不及朝堂上的重臣,但是结交起关系来,往往是真情实意的,就算受到了什么侮辱也觉得这就是自己应该的,自己从别人身上得到了一些东西,自然需要付出一些东西,他也不觉得自己这是受到侮辱,而是觉得这就是一个交易。
现在大宋相对来说十分和平,根本就不是什么出现乱世的时候,但是阿碧看中的就是慕容复这份心胸,他之前没有什么目标的时候,就愿意为了家族的目标付出一切,更别说现在自己心中有目标了。
朝堂上面的位置都是固定了,除了要功绩还需要资历,更是有年纪的限制,慕容复虽然在一步步的往上面爬,但是上升的力度却十分的慢。
但是慕容复却没有什么不满的,走的慢也好,这样基础更加的扎实一点,而且自己管的人可不算少,就算是自己的武功不比一些高手那又怎么样?现在谁还敢过来杀自己?
慕容复一边留意朝堂上面的消息,一边还注意武林中的消息,发现很多人都往少林寺赶的时候,马上对阿碧说道:“最近我也有段时间,咱们收拾一下往少林寺那里去一趟。”
“少爷,到底怎么了?那么急干什么?”
“现在各方的人马都在往少林寺那里过去,肯定有大事要发生,说不定就是我爹当年的计划被暴露出来了。而且,既然我爹没有死,说不定乔峰的爹也没有死呢。”
阿碧一怔,她虽然知道萧远山没有死,但并没有对慕容复说,慕容复现在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肯定是他自己推断出来了,自己的少爷心思真是越来越缜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