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碧说完之后就看向慕容复,问他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没有,慕容复直接说道:“好了,都下去吧,到时候好好的想想。”
心腹们自然全都赞同,他们原来就是热血的汉子,全都是被慕容复救过来了,如果成功了,那就是未来的栋梁,捞个爵位不成任何问题,就算子孙三代没有任何的建树,那败家也能多败上几年。
儿子儿媳更是没有问题了,到时候他们全都是皇子了,说不定还会是太子,活到七八十的老人有很多,但是活到七八十的皇帝可不常见啊。
慕容复已经五十岁了,就算当了皇帝能当几年?到时候还不都是为了他们来打拼?
结果自然是没有一个人反对的。
等到第二天慕容复公开说了自己要称帝的话,并且承诺现在主要的就是抗金,把大金的人给打走,如果守住了京城的话,马上就开始称帝,建立新国!
一些被舍弃的人自然投靠了过来,一些一心想要和大宋共存亡的人倒是开始骂慕容复就是个狼子野心的人,但是当大金的军队来到城外的时候,谁也没有力气对着慕容复说什么了。
抵抗大金的军队全都是慕容复的,这些忠贞的大臣看到大金的军队出现在墙外的时候,就开始自尽了,在他们看来,皇帝带着大部分的人都走了,慕容复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挡这些人,顶多就是缓和一下子罢了。
这些求死的人都是文人,想死的办法也都是比较文雅一点的,绝对不会直接拿刀自杀,来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要不然就撞墙,要不然就用毒药之类的东西,或者干脆就去上吊。
阿碧把目光就放到了这些人身上,这些人做事做不成什么,但是一个个的全都饱读诗书,是每个朝代都有的人,如果慕容复建国了,朝堂之上肯定也会有这种类型的人。
这样的读书人如果真的想活下去,转变的会比任何人都要大。
果然有的人利索的死掉了,有的人受了重伤没有死成,但是阿碧救了他们之后,这些人反而对死开始心生畏惧了,再也不说寻死的事情了。
大金在外面围城,慕容复带着人守城,大金是远道而来,慕容复这些人守卫的城市里面也没有多少粮食。
毕竟京城是有名的政治中心,每天都有数不尽的吃的喝的东西从外面运过来,里面可没有人去种地的。
双方就是在硬撑着开始耗,在这方面大家都是半斤对八两,慕容复手下的兵都是精兵也都经过不少的历练,慕容复甚至把手中的武功秘籍分发了下去,让很多人都跟着练,战斗力也十分的强悍。
双方各有输赢,谁也奈何不了谁,等到三个月过去了,京城中很多人家中都没有粮食了,阿碧直接把这时期还在卖高价粮的人全都杀了,把粮店中的粮食全都充公了。
毕竟真正聪明的人早就开始把粮食藏了起来,谁也不会再卖粮食了。
京城中的粮食紧着抗战的士兵,战死的战马也全都拖了回来全吃了,坚持了四个月之后,大金终于退兵了,毕竟他们是远方而来的人,又不会以战养战,长时间下来退败是很正常的。
远在南京的皇族们听到大金退兵了,还来不及高兴呢,就听到慕容复称帝的事情,迫不及待的开始大骂了起来,但是一说到出兵把慕容复给打走的事情,又开始全都蔫了。
毕竟他们连大金的军队都害怕,更不要说打败大金的慕容复了。
慕容复打退金兵之后,只是昭告了天下称帝建国,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办什么继位大典,而是开始领着兵征讨附近的城市,直到战事完全平息了,这才开始准备称帝。
慕容复以王为国姓,建立大周,取自春秋时期鼎盛时期的商周的意思,希望自己成为天下之主。
毕竟现在大辽,大金,西夏,大理,大宋,再加上自己刚成立的大周,这天下的国家也真是太多了,这还没有算上一些边陲小国呢,听说丝绸之路的那边更是有无数的国家,天下只有一个天下,这么多国家林立,也太拥挤了。
一个国家之所以成为一个国家,并不是自己建了就可以了,而是可以让其他国家承认。
慕容复建国之后,首先就去给其他的国家递交国书,向天下宣告此事,大理,西夏,大辽先后承认这个国家,大金因为和大周连番交战,也承认大周的建立,只有南宋一直反贼反贼的开始叫着。
慕容复正式称帝,立阿碧为皇后,因为内忧外患并没有选妃什么的,而是开始加快的复苏自己统治名下的经济,一些归附于自己的官员全部都任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