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好事,”夜华微笑道,“你终日贪睡,总要出去走一走才好。只是怎穿的这么少?若是着了凉可怎么好?”言罢便执起榻上放着的披肩准备给白浅披上。
白浅讪讪地退了一步,忙摆了手道,“这个且先放着罢,左右也不急在这一刻。何况不是要用膳了么?”
夜华拿披肩的手顿了顿,过了一刻方才缓缓地收回来,面色一瞬间黯了下去,“看我,竟忘了这个。”
那顿午膳似与往常无异。夜华为白浅频频添菜,偶尔也将一些趣事讲与白浅听。白浅只顾埋头扒饭,间或敷衍的应声却着实遮掩不住明显的走神。
午膳后不久,天枢星君自外面进来,对着夜华耳语了一番。夜华似是有些愣神,回头看了看已有了睡意正靠在榻上的白浅,一句话都没留下便匆匆回了紫宸殿。
白浅躺了一会儿,觉得无趣,正打算再去藏书阁走一遭,却听得宫外一阵嘈杂的喧哗。她心头好奇,这九重天难得人声鼎沸,便唤来奈奈问了一问。
奈奈见白浅有兴致,十分欢喜地说道,“娘娘还不知道罢?明日便是三清梵音法会,据说这次轮到太清境的道德天尊说法呢。上次法会已是七万余年前了,当时是在灵宝天尊的上清境……”像是意识到了什么,她蓦地顿住了嘴。
三十三重天太清境的太清道德天尊已久未露面。白浅与他虽未曾谋面,但对这位超然物外的天尊也是如雷贯耳。三清梵音法会几万年方得一次,分别由离恨天的太清道德天尊、清微天的玉清元始天尊和禹馀天的上清灵宝天尊三位尊神轮流主持。这法会与其说是讲经说法,倒不如说是供四海八荒的各路神仙来九重天凑一凑热闹的盛会。白浅想起上次与墨渊一道去上清境听灵宝天尊说法,虽后来知晓墨渊原是为了哄她开心才带她去散心,但那次法会的盛况还是让她记忆犹新。后来拿回记忆,玉清还在一旁让她见着了墨渊整个法会大半都在上清境的灵泉里疗伤的情形。虽则白浅知晓墨渊那时替自己挡了三道飞升的天劫定是伤了元气,却从不知他竟伤得那样重,以至心火焚身,在返回昆仑虚的途中还一度需稍作歇息。
白浅想到此处,不禁为彼时自己的粗心内疚不已。
她稍稍打起了些精神,待奈奈退下后,拈了个诀,悄无声息地出了长升殿。
路过太晨宫的时候,白浅突然感到神识一阵天旋地转,气息不稳之间扶着一棵大树方才缓了缓。她喘息方定,知是袖中的玉清昆仑扇在呼唤自己,似是很急。她向四周看了看,此地离长升殿尚远,玉清昆仑扇这动静颇不寻常,似是有要事要寻自己。再回长升殿已是来不及,她不得已只得一跃上了一棵大树,隐匿了身形。
还未掏出玉清昆仑扇,那树下已聚了一群仙娥,叽叽咋咋七嘴八舌地说着八卦秘闻。白浅只得暂时安抚了扇子,在树冠之上静待她们离开。
不知是哪一宫的仙娥,在一众仙娥安静下来时娇笑着说道,“照我说,旁边这太晨宫便是极好的去处。若是有幸得东华帝君瞧上,便可平步青云了!”
“你这白日梦便是做得,也不可能成真。我听说东华帝君早有所爱,正是那位曾被贬下凡的义妹知鹤公主!”
“谁不知晓知鹤公主只是个幌子,帝君的心上人另有其人,乃是魔界的长公主姬蘅。他们二人只差一线便成了亲呢。”
此话一出,引得一众仙娥一阵惊叹。期间又有一位仙娥摇头道,“非也非也,帝君此生钟爱的只有一人,实是青丘的女君白凤九。”
说起青丘,话题不自觉便转向了天君与天后。
“天后四海八荒第一美人是不假,天君三生只爱天后一人也着实难能可贵。想天君当年爱慕者众多,竟只对天后娘娘一人情有独钟,你们说奇不奇怪?”
“想来天君天后这般恩爱,四海八荒再找不出哪对夫妇能有这等举案齐眉的福气了。”
一众仙娥对此倒是一致赞同,连连称是,艳羡之声不绝于耳。
便是在这一片和谐之中,却有一人不屑道,“这可说不准。”
白浅原本在一片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昏昏欲睡,听到这处忽然来了兴致,不禁侧耳静听。
“此话怎讲?”一众仙娥被勾起了兴趣。
那仙娥清了清嗓子,缓缓道来,“早先知道这事的宫娥都被赶出了天宫,我也是无意之间听当年素锦天妃身旁的宫娥说起,方才知晓。那天后娘娘早年曾化身一位小神君在昆仑虚拜了墨渊上神为师,和师父不清不楚,四海八荒都知晓墨渊上神极宠爱那十七弟子,据说拜师那日便将刚得的法器送了她做拜师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