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是个傻子,看多了宫斗剧也知道,皇帝的宠爱胜过一切。在宫中,他跟着母亲住在长chūn宫偏殿,主殿空着,到让他们多了几分自由。有限的几次与皇上的接触中,他把握机会,卖萌卖乖,总归是有了一些成效,在皇上的心中留下了印象。
在他的努力下,皇上对他的印象自然是极好。也是,他表现出来的天资聪颖,乖巧可爱,又能沉得住xing子,有这样的儿子,即使是千古一帝,也免不了勾起他的一腔慈父qíng怀。
如今他五岁,看着粉雕玉琢,圆圆胖胖的看着很是福气。再加上胤祥骨子里是个成人,自制力要更qiáng一些,行为举止都十分得体,连带着章佳氏在皇上面前也得脸许多。
此番皇上南巡,原本他年纪尚小,应该排不上号,可架不住胤祥会撒娇。在他几次三番跟皇上讲着自己对江南的向往之后,终于还是让皇上将他这个小豆丁也带上了。
实在不是胤祥贪玩儿,而是宫里的日子实在枯燥。在习惯了后世信息爆炸的时代,再回到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真心有些适应不了。胤祥在婴儿时期就时常发呆,因为实在是没事儿gān,等他好不容易能走路了,却也要被拘在屋子里。章佳氏不受宠,位分低,他也只能乖乖听话少惹麻烦。也是等到他受宠了一些,才能自由活动,但仅限于他跟章佳氏住着的长chūn宫。
连皇宫的一角都未探清楚,他却更向往外面的世界。如今能跟着来江南,也是了了他的一个心愿。
他自小穿来,对自己的幼儿期印象深刻。章佳氏仅是个庶妃,人微言轻,自然不受尊重。好在她有个堂叔在御膳房当差,总算能保证胤祥的口粮。印象里,是等到三岁之后的生活才渐渐好了起来。而最大的区别就是,皇上给他换了一批服侍的人,让罗让来到他身边当大太监,配了两个读过书的大宫女在他身边。
如今胤祥身边的人大多都梳理过,罗让的手段不错,带着内务府分配的两个小太监留金、留德。而念安、怀安则跟在他身边贴身服侍,还带着几个小丫头妙竹、妙兰。至于胤祥的奶嬷嬷郑嬷嬷如今带着平蝶、平雁以及留旺和留福留守在皇宫里,顺带帮着胤祥照顾母妃章佳氏和妹妹。
虽然他只有五岁,可已经有了个妹妹,按照史书上的记载,他有且仅有两个妹妹,二妹妹如今就在章佳氏的肚子里。胤祥对章佳氏很是敬重,这个女子虽然见识不多,人也略显怯懦,可当真是一个好母亲。对他跟妹妹一视同仁,从不冷落哪一个,这也使得从后世传来的胤祥对她印象好了许多。当然了,骨子里的那种奴xing是这个朝代的人都改变不了的,胤祥觉得自己再呆下去,过多几年,可能也会如此。
皇上南巡自然不是为了享乐玩耍,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带着太子去巡视民qíng,视察官吏。而胤祥这个小豆丁可不用跟着,他大大方方地带着罗让跟怀安逛着街,用自己攒下的月例银子,买了一大堆新鲜玩意儿。他专挑那种带着复古气息的东西,颜色越深越老越好,这种与众不同的审美观也慢慢传了开来,以至于皇上都略有耳闻。
胤祥坐在案桌前用膳,几年下来,他早已熟知宫中的规矩。先让试食小太监一一吃过,然后再由罗让给他夹菜,等到菜放到碟子里,才是他的。胤祥将碗里的菜用银筷子夹起放入口中,僵硬地咀嚼着,有些食不知味。
他们已经在船上呆了将近十天了,菜蔬都渐渐变得不新鲜。但是他又不能抱怨,如今江南水灾,到处乱哄哄的,除非到了扬州,否则船不可能靠岸的。
好不容易说服自己吃下了这顿饭,有些感慨地看着桌上像是没动过的餐盘。到底是被这养尊处优的生活养得有些废了,所谓朱门狗ròu臭,路有冻死骨,古人诚不欺我。在宫里养了这些年,连带的舌头也养刁了。
吃完饭,他习惯xing的会到甲板上透透气,消消食儿。正遛着弯儿呢,那边皇上也带着人出来散步了。胤祥稳稳当当地走上前去给自己的皇阿玛请安,当皇上向他伸出手的时候,胤祥倒是受宠若惊。当然,他也不可能拒绝,拉着皇帝的手,硬是在甲板上来回逛了起来。
“皇阿玛用过晚膳了吗?”他眨着自己的大眼睛,两扇长又卷的睫毛扑闪扑闪的,很是可爱,“儿臣刚刚用过一道冬瓜丸子汤,做得极好,您可得帮着儿臣给御膳房的人赏点东西。”他也不见外,直接了当地要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