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的教书匠_作者:夏夜鸣蝉(177)

2017-12-27 夏夜鸣蝉

  “记住,一定要突出这两家的恶,女孩儿的无辜,官家的英明,如果传歪了坏了女孩儿的名声,那这事儿就更恶心了。”崔瑛临走前还不忘叮嘱道。不是他多心,就是现代,受害者有罪论也是十分猖獗的,何况是舌头底下压死人的古代呢。

  “你放心,我有数。”教坊司里的头领送崔瑛出门,保证道,“我不弄出个让他们家名声和院子一样臭的本子来,把头剁下来给你带回控鹤军当球踢!”

  崔瑛一下子笑了出来,“你也够促狭的。”汴梁城的夜香都是控鹤军的家眷在处理,这回张永德发了狠,把两家人一围,将他们家的院子当了发酵池,那味儿顶风都能臭十里,就是苦了他们的左右邻居,大冬天的跑到城郊别院住去了。

  jiāo待完这件事,崔瑛下一步是去找陈抟,他打算让老神仙找块好地方埋葬这群可怜的孩子。

  “就老道看,这里就不错。”陈抟听了全部的事儿,套了身法衣,很是做了一番大动静,然后从汴梁城门顺着大道往汴河码头走,反复几趟之后择了一个地方。

  “坟茔放到林子里,清静些,这碑文就别杵在坟前让孩子们看了糟心了,往外放放,这里就挺好,不过要起个小亭子,免得碑被日晒雨淋,早早糊了。”

  崔瑛一看这正好是离汴河码头半日路程的地儿,对面是幽幽的森林,人迹罕至,他们站的地方却是离官道不远。他心领神会地点点头,暗地里琢磨一下是不是把这事儿改成像《小红帽》一样的童话故事,标上拼音,供给启蒙的学生当课文用。

  第89章 过渡章

  碑文还在征集,得等来年chūn闱之后才能确定,但石料和选择、碑亭的建设一样一样都可以安排起来了。教坊司打算将这出戏jīng排细练,打算元宵节时在汴梁最大的瓦肆上演,崔瑛手头的小故事已经编好,准备拿去印刷。世家大族的声誉想要建立起来可能需要数百年的时光,但想要毁掉,只需几个龌龊的不肖子弟即可。

  忙忙碌碌了一个多月,总算将这件事基本安排妥当,时间也已经进入了显德二十三年的腊月,不少人家门前已经堆起了成竹杆,熏制腊ròu的咸鲜味道也在汴梁城的上空飘dàng起来了。

  “殿下、张将军你们怎么来了?”因为吕家还在守孝的原故,崔瑛最近都在控鹤军居住,临近年节,他一个人擎了卷书,倚在榻上就着日光读着前人的笔记小说。那些在曾经湮灭于战火与时光中的故事,他读得津津有味。他又不惯用仆役,控鹤军里配给他的几个家丁都在忙年,直到两人都进了书房崔瑛才知道有客人到了。

  “来看看你,前一阵子忙坏了吧。”张永德笑得慡朗。

  “还好,应当比不上张将军。”崔瑛笑笑。他就是在军中读书教学生,都听到汴梁城里的新闻了,因着证据还没确凿或者说柴荣还想钓钓幕后的人,正式的罪名还没下来,除了两个家主被提去了大理寺,其他人都还是被围在宅子里的。

  张永德当初听到诬陷造反的消息本来就被气得不轻,他是先帝的女婿,娶了先帝唯一存活的血脉,早些年柴荣将他的位置挪给赵匡胤也是很明显对他并不信任的信号。而在之前的时代里,被怀疑要造反的臣子是什么下场,身上血腥味儿还没散gān净的张永德自然再清楚不过了。听到信儿,他连生啃了那两家人的心都有了。

  除了将那两家宅院围起来作化粪池外,这位军中悍将还使了不少手段来恶心这两家人,满汴梁的人天天看两家的笑话,种种事qíng甚至让两家的一些附庸觉得还是早早认罪的好,省得每天受些jī零狗碎的活罪。

  “这两位是?”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崔瑛注意到跟在他们身后还有两个面上带伤的孩子,一男一女,站在那里有些怯怯的。

  “女孩儿是苏环,男孩儿是林柏。”柴永岱简单介绍了一下,两个孩子低头行了礼,却不作声。

  “是他们啊。”崔瑛有些婉惜地说,这就是从那私寮里救下来的孩子了,苏环便是那揭了盖子的烈xing女子,崔瑛听说过她,却从没想去见见她,他怕他的不妥表现再次伤害到这个已经伤痕累累的女孩儿。

  “有三个孩子已经被家里大人接走了,这两个孩子家大人没了,年节里宫中忙碌,他们也不好呆。”

  这个崔瑛也知道,不说最近宫里传出皇帝打算传位的风声,便是清白人家的孩子也不合适在东宫长住。一手发觉并跟进了案子的柴永岱自觉自己对这两个孩子负有责任,一时担心他们住别的大臣家里会受到风言风语,一时又担心他们如果单独住在楼宅务的房子里受了旁人欺负。思来想去还是将两人jiāo给他觉得最有办法的崔瑛了,只他自己一个人不好意思来,于是又拉了张永德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