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的教书匠_作者:夏夜鸣蝉(196)

2017-12-27 夏夜鸣蝉

  “天阉水稻很重要?”柴永岱急切地问,“听说皇祖母生前也是心心念念,说有了这个,天下老百姓都不用挨饿了。”

  “是有这个可能,但不是一蹴而就的,”崔瑛解释了一下影响植物产量的各种因素,反面是最后怎么解释杂jiāo水稻的概念让他踌躇了一下,毕竟“杂种”这个词在古代的语境里可不是什么好词。最后他才慢慢地解释道,“水稻本身自成yīn阳,就像一个人能自己生娃儿,这娃儿自然是像亲辈的。”

  崔瑛斟酌了一下,接着说道:“但天阉水稻就像一妇人,得和别人jiāo合才能生育,这便是双修了,”他用了一个现在权贵都能理解的道家术语,“殿下知道,有些娃娃会长,有些娃娃不会长,这法子就是能稳定地挑出会长的那批。”

  “双修啊,这水稻会采阳补yīn?啧啧啧……”张永德先不自觉得想歪了一瞬,然后才反应过来面前都还是一群生瓜蛋子,自己容易带坏小孩子,连忙摆出一副长辈的模样,“德华,这采补……咳,这双修……嗐!这母水稻生的崽儿能长成啥样啊?老夫这一趟出来的值不值啊?”

  “这一两年的看不出来,”崔瑛回忆一下他当年看过的关于杂jiāo水稻的相关技术,“怎么也得有个一二十年吧,产量嘛,一亩地十五六石吧。”

  “噗~”本来在吃茶几个人一下子全喷了。

  “真的假的?”

  “一开始肯定达不到,这个真是看天意的,就跟有的娃儿就不会长,尽选爹妈缺点那种,总要花点时间才能找到会长的娃儿,但这产量肯定没问题。”崔瑛严肃地点头。

  “我问候他们老母,刚才还是打轻了!”张永德喊道。

  “姑爷爷回去再揍他们一顿吧,然后把他们撵走。”柴永岱嘱咐道。

  “将军,关键不是那两个人,”崔瑛更关心实验素材,“咱们得让军镇里的人知道王虎的实验材料不能动,你想,要是王虎正把那雄……那母水稻”崔瑛别扭地说,“母水稻调养到能下好崽儿的时候,被人一锅给煮了……”

  “你放心,”张永德气势汹汹地站起来往外走,“我会让那群军汉子永远记住,神农田里的东西动不得!”

  作者有话要说:

  听到过几次农科院的博士因为培育品种被路人摘了吃导致没法毕业的故事,总有一种哭笑不得又很气愤的感觉,所以就有了这么一段儿。

  第100章 崔瑛的生意经

  张永德走得气势汹汹,柴永岱他们却是安静了好一会儿,才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难怪王虎要那么紧张这些青苗了,农人无知,险些毁了宝贝。”王偃轻轻地感叹了一句,然后振作jīng神道:“殿下,这汴梁城咱们还逛不逛?”

  “逛,gān嘛不逛!”柴永岱搓了一把脸,振作jīng神道。

  已经在脚店茶楼消磨了半上午,一行人这回就打算安安心心地逛街了。如今到底还是一个王朝的初期,汴梁的瓦舍并没有像崔瑛后世看过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那样繁华,不过有一家子悬丝傀儡的戏还挺有意思的。

  “对了,德华,”柴永岱忽然想起他们到六安那年,还听说过王虎的娘偷过崔瑛的肥料,然后崔瑛宽容了她,村里人都传他是个宽厚人,后来他考中神童试、中进士人人都说是好人有好报,“你这回不会让姑爷爷也对那两个军汉高高抬起,轻轻放下吧,我跟你说,你可不能心软。”

  “怎么会?”崔瑛笑道,“当年我是什么qíng况?什么身份?现在我又是什么身份?”

  他见柴永岱迷惑不解,又解释道:“有几层原因,最简单一层,我当时是个流民,除了义父之外,我认识的其他人都是流民,还有恨我恨得咬牙切齿的县中书吏,我真追究起来,若恶了整个村子,以后可能没有安生日子过。”

  他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第二个原因,丢的那点东西我真大不在乎,当年在师门里古代圣贤故事看得多,总也想行教化事,遇到点事就有些拿捏起来了。”

  “那还有第三个原因?”柴永岱好奇道。

  “嗯,第三个原因是乡村和城市的行事准则不太一样。”崔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