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奶奶大喜,笑道:“老太太若愿意了,我就去回八爷知道,待把日子定下了,再来告诉老太太。”
贾母点头说好,便叫人送金大奶奶好生出去,这边众人皆恭贺贾母,贾母心中十分喜欢,便叫凤姐去告诉黛玉知道,因说‘好好对她说,别叫她臊了’,凤姐忙笑着答应。
那边大事已定,这边黛玉仍万事不知,因有南川一事,其心中悲痛成愁,终日只抱着双膝靠着chuáng栏坐着,痴痴艾艾,从昨儿至今,不吃不喝,不言不语,一张脸白白的,更添柔弱不禁之怯,丫头们也劝不好,没奈何,只得由她去了。
忽听人说‘二奶奶来了’,一语未完,凤姐已经走进来,满面堆笑,两颊嫣红,黛玉见她来了,qiáng收心神,落落起身,说道:“二嫂子坐。”那凤姐拍手笑道‘好妹妹,今儿你可有大喜事了,还不拿你的好茶来招待我呢’。
便扶着黛玉坐下,黛玉心中苦思:而今若不是哥哥平安,何事能值我一乐?淡淡一笑,道:“平白无故的,我能有什么可喜的事呢?”
凤姐笑道:“我若说了,你可不许臊!我告诉你,八爷今儿早求了媒人来说亲,要娶你呢!妹妹可就要成为八爷的福晋了!”
黛玉心中轰然作响,如雷掣电击的一般,怔怔看着凤姐,问道:“二嫂子说什么?”
凤姐抿嘴一笑,慢慢重复道:“八爷今早叫人说亲,妹妹要成为八爷的福晋了!妹妹说,这可是喜事不是?”
黛玉眼睛直了,神qíng恍惚,心头突突乱跳,只看着凤姐摇头,幽然梦呓般说道:“这不能的,定然是你们拿我取笑,胡说的。”
凤姐以为黛玉臊了,噗嗤一乐,笑道:“好妹妹,这可是你终身大事,我岂能拿这个取笑的?”便坐到她身边去,拍着黛玉手背,好一番劝慰体贴,说黛玉‘一旦嫁过去,将来是何等的金尊玉贵,何等富贵荣华’细细展望了一回,谆谆细语,亲切之至,待说至‘你能有这样好福气,姑父,姑母若有知,也该欣慰了’,竟把眼圈红了,不由得拿帕子拭泪,黛玉脑中轰鸣,一句也不曾听进去,只待凤姐劝了又劝,告别走了,仍如在雾里梦里的一般,浑然不知自己。
便痴痴坐着,呆愣半晌,忽见雪雁进来,跑到黛玉身边,瞪目说道:“姑娘可知道了?”
黛玉幽幽然看她,神如游魂,雪雁过来,小声说道:“她们说,八爷叫人来提亲,老太太,太太等人都答应了,可是真的不是?”
黛玉也不回答,起身悠悠出去,一径来至贾母上房,彼时贾母等人尚沉浸在将与贝勒爷攀亲的喜悦之中,笑语不止,忽见黛玉来了,脸苍白如雪,娇怯瘦弱不禁,含泪走至贾母身边,便要跪下。
鸳鸯眼尖,连忙上前扶了,贾母大惊,忙道:“这是怎么说的!”便让扶过来,黛玉不肯,说道:“老太太若不答应,玉儿不起来。”
屋内霎时安静,贾母心急,便道:“好好的,这是做什么?你只说罢,我答应你就是。”
黛玉声音幽幽,说道:“玉儿求老太太,回了这门亲事,玉儿不愿意嫁。”
众人皆惊,不想黛玉竟然说的这个,不由得面面相觑,贾母不由得皱眉,邢夫人忙笑道:“哎唷,姑娘可是糊涂了?这又是为的什么呢?那八爷乃是龙子,论门第,论根基,论模样,哪点不和姑娘相配的?姑娘快起来罢,可别说孩子话了。”大家都笑了。
黛玉泣道:“玉儿所说,句句出自肺腑,并没半句孩子话,老太太若看我可怜,就求老太太回了这门亲事,玉儿不愿嫁那八爷,便是嫁过去了,今后定然也过得不开心,求老太太垂怜玉儿这一回,玉儿一辈子记得老太太大恩——”
贾母听她说了这些,不仅皱眉说道:“你这孩子——”‘嗐’了一声。
那边王夫人叹息一声,笑道:“姑娘好不知福,这样大好良媒,真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老太太正是为姑娘着想,这才答应了亲事,姑娘还说不是孩子话,既如此,你怎就知道嫁作福晋,定会过得不开心了?此是一则,再则,自古婚事皆是长辈做主,你如今没了父母,一生大事自然是老太太说了算了,老太太如今已经答应了那边,木已成舟,难道还叫她反悔不成?若这么着,八爷脸上难看不说,也显得咱们这样大家出尔反尔,连点子信用也没有了,老太太素日最疼姑娘,今儿姑娘执意如此,岂不叫老太太为难吗?”